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东交通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17 02:10:30

据最新华东交通大学招生网和江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1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8563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华东交通大学,不过每年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东交通大学

1、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088名;

2、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5631名;

3、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9238名;

4、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3370名;

5、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392名;

6、江苏高考2021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180名;

7、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949名;

8、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华东交通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4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190名;

二、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25 22610 省政府
2022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26 22088 省政府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21 85631 省政府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527 79238 省政府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42 63370 省政府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433 6392 省政府

2、2021年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33 22561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06 80328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511 75086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地理 本科 522 63868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26 59824 省政府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415 6180 省政府

3、2020年华东交通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苏 理科 - 本一 355 64829 省政府
2020 江苏 理科 - 专科 315 6949 省政府
2020 江苏 文科 - 本一 347 17190 省政府

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提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线,不一定是学校的最终录取线。

在同批次录取的院校中,由于报考人数不均衡,各校的提档线会有很大差异。热门的院校,提档线很高;冷门的院校,提档线较低,甚至会低于批次线。

院校一般按120%提档,这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而录不满的情况出现。鉴于此,过了提档线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录取,仅仅是可能性很大而已。

简单地讲,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批次线,但没有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线,电子档案就不能投放,也就不能参加该校的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正好跟某校提档线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提档线只能决定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与考生能不能被录取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科大专中专的概念

1、本科即大学本科,是学历的一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2、专科一般指大学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历层次之一。在中国,大学专科教育主要由高职和高专承担,部分本科高校亦开设有专科。专科层次不颁发学位证书,只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3、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其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毕业由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具的就业报到证(以前称派遣证),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

三、华东交通大学学校介绍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39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6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领军人才、“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有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小班化、互动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0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近5年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73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5.59亿元;取得省级以上奖励67项,其中一等奖11项;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300余篇,其中,17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1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460余部。学校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我校是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是全省连续三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16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届本科生就业率全省第一。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学生毕业5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职位晋升次数、自主创业比例较全国同类高校分别高出45.9%、0.5次和1.3%。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交大人才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三加”(全员+全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经验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作典型发言(全国本科高校仅2所)。 开放办学:不断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2020年与中国中车成功签约,实现学校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铁科院、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昌局集团公司等轨道交通类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了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资源,与江西省交通厅、赣州市政府、吉安市政府、赣江新区、赣州经开区、崇仁县政府、南昌轨道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为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和落地,真正实现省校发展“同频共振”,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广泛搭建校友工作平台,深挖“花椒”校友富矿,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资源,为学校发展注入动力。累积接收社会捐赠协议总额(含实物)1.98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交通强国 复兴先锋’党建领航工程”,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网球队、田径队、武术队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冠。连续17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近50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2013年,学校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大讨论活动为先导,跑出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加速度”;2018年,又以“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开放再提升、发展再加速”大讨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吹响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华东交大人将持续秉承“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校训,践行“团结、求实、创新、奋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