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汉城市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3-11 04:59:59

据最新武汉城市学院招生网和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5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0980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武汉城市学院,不过每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江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汉城市学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武汉城市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9803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武汉城市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1476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7078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武汉城市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9181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武汉城市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472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681名;

二、武汉城市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56 109803 省教育厅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490 39181 省教育厅

2、2021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459 101476 省教育厅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03 43472 省教育厅

3、2020年武汉城市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493 77078 省教育厅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13 26681 省教育厅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第一步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报考

1.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有着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两万七千多本图书跟一千六百多张的DVD,有着不错的图书资源。学校还有一个吉祥物,是一个中国麒麟,象征着该学校有着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够和谐的相处。

2.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综合类中外合作办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属于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该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国排名前十大学在华创办合作大学。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简称为深北莫,创办时间是2016年10月27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开设9个本科专业,设置1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2个博士专业授权点。

三、武汉城市学院学校介绍

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14078人,34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12个占35.29%、理学2个占5.88%、文学3个占8.82%、经济学1个占2.94%、医学2个占5.88%、管理学10个占29.41%、艺术学4个占11.76%,已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主校区位于东湖风景区,占地800亩,建设面积446242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3万册,电子资源62万册。各类实验实训室106个,其中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获评“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三大工程”,配套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培养计划”等“四大计划”。现有专任教师811人,生师比为17.36:1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9.65%;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1.81%;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8%。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 1270 亩 校园占地面积 44.62 万平方 学院建筑面积 7981 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 123 万册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62 万册 图书馆共享电子资源 学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有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75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德育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国高校首创并坚持“德育奖学金”制度,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肯定。校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果突出,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思政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湖北省委组织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评“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佳平安校园”、连续五年获评“武汉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根据艾瑞森中国校友网研究评价,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全国260多所独立学院保持前五名,2019年以99.72分位列第四名,湖北省独立学院第一名。 学校主校区地处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岛,常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争艳,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实为读书陶冶情操之胜地。校园学风良好,学子争相好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青春风采洋溢,实为培养人才之殿堂。在*征程上,学校坚持以****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励志修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鲜明特色大学而努力。(更新时间:2021年3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