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渭南师范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13 06:20:35

据最新渭南师范学院招生网和江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6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95726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渭南师范学院,不过每年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渭南师范学院

1、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5726名;

2、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5309名;

3、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7948名;

4、江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306名;

5、江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651名;

6、江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渭南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243名;

二、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68 95726 省政府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09 25306 省政府

2、2021年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476 85309 省政府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36 23651 省政府

3、2020年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492 77948 省政府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14 26243 省政府

填志愿必须要服从调剂吗

选择服从调剂,如果考生没有达到该校专业分数要求的话,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从而提高录取概率;如果分数达到考生所报考的专业,该专业人数也未录满的话,那么也会直接被该专业所录取,选择服从调剂对考生是否能进入喜欢的专业没有太大影响,重要的还是考生自己的分数,因此选择服从调剂对考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被退档是不服从调剂最严重的后果,热门的学校和专业自然是大家都想去的,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优势不明显或者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很大几率会被学校退档,而退档之后将不再检索该考生其他平行志愿,考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录取或者是补录。

如果有考生一定要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就尽量选择自己的位次在录取位次以上的学校报考,这样才能避免被退档。

服从调剂可以提高考生的录取概率,同时减少被退档的几率,运气好的话可以低分进入一个好大学。要说服从调剂的弊端,那就是不能保证考生被喜欢的专业录取,甚至与自己初衷相差甚远,但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转专业的机会,考生也可以在大学里转专业。

总得来说,服从调剂会为考生增加录取机会,在服从调剂这一栏一定要慎重思考,如果考生没有勾选,默认是不服从调剂的。

高考提前批能填报几个志愿

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只有1个学校。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结束以后提前批次就开始报名如果提前批报了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

提前批:本科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征集志愿时设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第一次填报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报1所高校,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是否服从调剂。

专科设1个高校志愿和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具体应以本省实际情况为准。

三、渭南师范学院学校介绍

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地方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 学校地处渭水华岳之间的渭南市,现有朝阳、富平、西岳、汉马四个校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到渭华起义,千百年来书写着秦东大地的神奇;这里钟灵毓秀、物宝天华,药王孙思邈、史圣司马迁、大诗人白居易、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铸造了彪炳千秋的伟绩。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内外15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被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莫斯科艺术学院,有63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8万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7亿元,馆藏图书229万余册,电子图书1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1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 学校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现有教师119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76人,博、硕士学历教师812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等。 学校重视内涵发展,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新农科”项目,省级“新农科”、“新工科”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特色,围绕学科、教学、科研三大主场,建设、整合、提升和创新各类平台。建有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地、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煤基低碳醇转化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俄罗斯研究中心、渭南师范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研机构,陕西省运动与体质健康研究中心、渭南市协同创新发展研究院等10个厅局级、校市共建或校级科研机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名录,特色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 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主攻方向,专业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连年大幅增长,形成的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多次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校坚持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有“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科学馆”“河洛文化展览馆”等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大学生众创空间。在同类院校中较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设有“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在校大学生肩负使命,刻苦学习,获得一批批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荷花奖”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高层次的竞赛与实践奖项。 学校重视教师教育,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行高校教师和地方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建有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渭南市、铜川市等地建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依托各县市区教研室建设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站,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区基地学校,设立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服务和引领秦东及生源地基础教育工作。持续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形成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全学科覆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俄罗斯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与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6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创建莫斯科艺术学院获教育部批准,2016年11月7日,中俄两国总理见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举办“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谅解备忘录》。学校以项目形式持续开展互派留学生、教师访学、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工作,每年选派多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开展访学、交流访问、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等工作,500余名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研修学习、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300余名泰国、韩国等国留学生、交换生来校学习。大学生艺术团先后赴英国、爱尔兰等地访问演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称号。 进入*,渭南师范学院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为加快推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进程而努力奋斗! (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