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为何争议不休(一)

思而思学网

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不久前,教育部正式公布《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

其实早在15年前,清华大学曾推出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当时就引来社会舆论争议。与15年前一样,教育部的这一规定也引来了同样的争议。赞成者认为,这可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反对者则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再说创业不必非要赶在求学期间去进行,除非获得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何时过15年,社会舆论对大学生休学创业的争议丝毫未变?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在中国大学热炒15年之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还低得可怜。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3%,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3%。虽然近年来创业比例逐渐走高,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还非常少,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创业梦想很强烈,但现实却很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教育部门、高校推出的鼓励创业措施没有见到多大实效。再推出10多年前就曾尝试过的政策,还会起到助推作用吗?

之所以休学创业的话题一直被争议,是因为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弹性学制,即完全学分制。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提出实行完全学分制,推行弹性学制的概念,学生修完学分即可毕业,既可缩短年限,也可延长年限。可在实际办学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对学生实行了传统的学年制管理,即所谓的“学年学分制”。学校的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比例很低,使所有学生的课程大同小异;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就业服务没有进行调整,因此,学生的求学也就只能按部就班。

如果切实实行弹性学制,休学创业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学生可自主选时(确定上学时间)、选科(选择学习科目)、选课(选择课程)、选师(选择老师)。如果想在求学中途做其他事,包括打工挣钱、修学旅行等,完全可自主调整。很自然地,如果学生有很好的创业机会,或者想体验创业,就可选择这一两年暂时不读书,之后再回学校读书。

此次教育部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可问题是,高校能真正建立起完全学分制吗?这需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