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登录

思而思学网 2023-12-03 20:57:58

青白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登录已经正式上线,老师们赶紧登录青白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起看看吧!

点击进入》》》》》》青白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青白江“456”教育督导模式在全国推广

青白江区自2012年建立起以学段为区域的督学责任区,由当时离任校长、省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学校管理者组成34名区政府督学;另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与教育相关的部门聘任8名特约督学。这支多元专业的督学队伍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456”督导模式,通过以下方式有序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四好”

(谋划好、督导好、记录好、总结好)

“五个结合”

(责任区与责任校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常规督导与现场推广相结合)

“六种方式”

(明察暗访方式、推门听课方式、列席会议方式、座谈问卷方式、查阅资料方式、巡视校园方式)

近几年来,督导成员们深入教学第一线,采取实地观察校园、听校领导介绍、深入课堂看课、随机询问老师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校各个方面情况,帮助亮点比较突出或已初显特色的学校进行总结和提升,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确保青白江教育稳步有序规范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城厢中学被评为市级艺体特色学校、福洪中学打造“展示教育”、祥福中学构建“和乐教育”,全区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上升,2013到2015年三年间,市教育督导监测中心委托三方机构测评,满意度均在94%以上。

青白江优质教育,让全民共享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是孩子重要的启蒙学习阶段,必须稳扎稳打。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娃娃就近入学、就近享受优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最迫切的期望和需求。

目前,全区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达35所,学位8295个,学位覆盖率达74.8%,初步形成了“布点科学、硬件达标、管理规范”的学前教育格局,有效解决了“入学难”“入学贵”问题。

近年来,我区突破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发展不均、师资不齐”的瓶颈,不断优化幼儿园空间布局,出台《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拆并条件较差的幼儿园15所,新建幼儿园11所,改扩建幼儿园26所,新增公益性幼儿园8所。

之后,针对我区一些幼儿园办园规模小、环境差的问题,我区又出台了《青白江区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4-)》,计划新建16所幼儿园,预计新增学位5220个。据介绍,目前已有5所幼儿园完成建设,其余正在加紧推进。

届时,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数占3-5岁户籍儿童的90%以上,幼儿园保教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达85%以上,基本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格局。同时,将建立公益性幼儿园退出机制,凡达不到要求的按程序退出,以保障公益性幼儿园以良好的保教质量普惠于民。

义务教育

为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今年4月,我区启动“名师好课”送教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我区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区名师专家库、1个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探索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新模式,指导偏远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帮扶我区偏远学校薄弱学科,促进全区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活动采取“订单式”送教的方式,上课内容、上课形式、上课学科根据送教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名师好课”送教活动每月一站,目前已开展4期。

“名师好课”送教活动第一站走进清泉学校,四川省特级教师、实验小学刘晓牧,市学科带头人、大弯小学王廷志,市优秀青年教师、祥福小学陈旭,传授了小学语文、数学的教学方法,并就如何开展语数学科课堂教学同听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文件精神,进城务工人员符合“长期稳定居住,长期稳定就业”条件,提供齐全相关资料,其随迁子女可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

近年来,我区持续巩固提升普九成果,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5%以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2011年底,全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2013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2015年4月顺利通过成都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阶段性督导评估,被评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高中教育

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尽可能满足学生“要读尽读”条件。目前,我区高中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目前我区普通高中已呈现优质、特色化发展的趋势。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要在于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向更优更好的方向发展。在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要上学’基本不是问题,“上好学”才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殷切期盼。

大弯中学、川化中学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城厢中学艺体特色发展走向成熟;北大附中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引导有条件的高中生走出国留学之路。

全区普通类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及本科升学率逐年递增,从2011的1196人增加到的1654人,本科升学率从2011年的45.7%提升到的65.7%,全区普通高中教育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中职教育也获得平稳发展

2011年10月,将青白江技工学校与前进职高整合,设立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4月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目前,该校在校学生4500余人,开设了机械、电子、汽修、物流等10个专业。学校还与产业发展融合,为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提供服务。

从2012年起,我区还率先在全省、全市举办普职融通班,将区域内的普教和职教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普职分离的壁垒,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横向衔接,学生不仅要学习普通高中的文化课,还要学习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普高职高学校取长补短,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规划今后的发展方向。

经过四年的教育实践,普职融通班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业方向明确。目前,我区已有100余名学生到普职融通班学习,实现了学生多元化就业。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展现出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把教育与社会有机融合,满足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社区教育更新了教育观念,构建起“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对象具有全员性,教育内容丰富多样。

比如,可以面向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培训活动;可以面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士开展以市民道德规范、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和实现就业;可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社区公德、家庭美德、文明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提高其生活品质;可以面向老年人开展以健康生活、保健养身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真正使广大居民“学有所教、学有所用”。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深化文明创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对照教育现代化标准,建立了以区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学校、村(社区)社区教育工作站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区、镇、村三级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满覆盖和互联互通,构建起10分钟学习资源服务圈。

2013年,我区社区教育学院挂牌,配备17名专职工作者,目前已成功创建市级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6所、市级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10个、市级学习型示范社区1个、市级学习型社区9个;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最成都市民课堂、送教下乡、“金沙讲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系列活动,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参与率达50%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率达65%。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