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思而思学网 2024-01-07 20:51:34

据最新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辽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辽宁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0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0490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1、辽宁高考2022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30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6070名;

2、辽宁高考2021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30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8637名;

3、辽宁高考2022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6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4907名;

4、辽宁高考2021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30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7918名;

5、辽宁高考2020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6871名;

6、辽宁高考2020年考生上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5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255名;

二、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辽宁 历史 - 专科 304 46070 省教育厅
2022 辽宁 物理 - 专科 368 104907 省教育厅

2、2021年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辽宁 历史 - 专科 302 58637 省教育厅
2021 辽宁 物理 - 专科 301 97918 省教育厅

3、2020年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辽宁 理科 - 专科 373 96871 省教育厅
2020 辽宁 文科 - 专科 455 30255 省教育厅

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什么意思

什么是定向调配

报考定向就业招生学校且愿定向的考生,应填报该校定向专业志愿或勾选该校的“定向调配”栏。录取时,若填报定向专业志愿考生的生源不足,学校可调配录取勾选了“定向调配”栏的考生到定向专业。

各批次只在第一志愿中设置定向志愿(平行志愿为A志愿)。报考定向就业招生学校且愿定向的考生,应填报该校定向专业志愿或选择该校的“定向调配”栏。录取时,若填报定向专业志愿生源不足,学校可调配录取选择了“定向调配”栏的考生到定向专业。国家专项计划、省属院校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和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志愿不受院校志愿序号和专业“定向调配”志愿的限制。

什么是专业调配

专业调配是指如果你报的那个学校没录取你填的志愿专业,但看好你是个人才,想留下你,如果你在专业调配打钩就可以把你分配到其他专业,不打钩就可能录取不到你,打钩就意味录取的几率大些,不打钩可能因分数不够而落榜,打钩就可能调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有什么不同

简单来说,专业调配是在分数满足所报院校最低要求时,优先考虑该院校其他专业;而定向调配则是分数满足所报专业的其他院校的分数线时,优先考虑其他院校的同一专业。

(1)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如果你都勾选的话,被录取的机会比较大。

(2)但是如果都勾选,意味着你会被任何一个专业录取,毕业后也可能会被安排到定向单位(一般条件相对艰苦一些)工作。你心理要提前有准备。

有哪些低分冷门的211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唯一一个被评为211院校的大学,因此学校获得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在口碑上来说,太原理工大毕业生普遍被认为专业比较扎实。在分数上来说,相比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同类高校,确实性价比很高。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现有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加上名气不太大。导致石河子大学虽然是211大学,但是每年报考人数却很少,所以录取分数也并不高,如果有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又想去211上学,不介意地理位置的学生,可以考虑这所学校。

宁夏大学。

作为我国最冷门的211院校之一,宁夏大学的地理位置确实并不好,教学和科研资源也难以赶得上东部地区,排名比较靠后。但它毕竟是211院校,有一定的认可度,再加上考研分数线并不高,报考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211大学中分数线最低的十所大学分别是:西藏大学(521分)、安徽大学(528分)、石河子大学(530分)、贵州大学(537分)、新疆大学(541分)、青海大学(542分)、海南大学(543分)、东北林业大学(543分)、延边大学(547分)和河北工业大学(548分)。

以上211大学中多数的地理位置都较为偏远,报考人数不多,所以分数线并不高。不过它们虽然在211大学里不算实力非常强的大学,但和国内大多数本科高校比起来,实力还是不错的。

三、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高考统招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院校代码14059),也是福建省支持并主导倡办的省内仅有的两所软件职业院校之一。学校坐落于厦门集美大学城,这里依山面海,风景优美,交通便捷。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是著名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人文荟萃、信息发达、经济活跃,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集美,一个闻名遐迩的侨乡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丰厚,环境恬静幽雅。这里不仅积淀着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公益教育精神,还蕴藏着集美学村、鳌园、园博苑等标志性文化园林名胜。这里是厦门的几何中心,还有高等学府林立的大学城。 学校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设计独具特色,完全建成后可容纳20000人生活、学习。现建成有雄伟壮观的联体教学楼群、财政部扶持省内最大的校内实训基地、温馨明亮的花园式公寓生活区及国际标准足球场、篮球场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此外,还建有软件开发实训室、动画渲染集群实训室、无纸化动画实训室、三维动画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VR室内设计展示实训室等60个实训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2000千多万元,纸质和电子图书 40万册,教学用计算机2976台。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110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学校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即软件和信息服务,“三大产业链”即电子信息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现代服务业链,“六大专业群”即软件与网络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数字创意专业群、文化创意专业群、经济与信息服务专业群、国际商务与贸易专业群的特色专业集群。学校设有软件工程系、数字传媒系、经济管理系、设计艺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外贸系等6个系32个专业,形成了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为主,动漫艺术设计、财经、旅游、电子商务等大类为辅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先后获批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获得省教学成果奖6项,同时被授予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材重点培训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占75 %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80 %以上,“双师”型教师占70 %以上。其中8名教师被聘为省教育评估专家,4人进入省级专业带头人行列。 学校近年来相继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福建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厦门市“5A级平安校园”和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2013年4月,学校由民办非企业转制为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办好学院,2016年5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联发集团支持办学。 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的实用型和职业性,坚持产学合作,以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学做一体人才的培养模式 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努力践行“德才兼备,学做一体”的校训,积极构建学生素质养成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时将生产一线信息反馈、吸纳到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实训实习场所,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职业技术技能。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学校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采用笔试、口试、练习、作品制作、论文、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形成项目促教、竞赛促学、以赛代考的特色机制。学校学生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比赛获奖100多项,获全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89项,成绩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二、个性化培养的的教育体系 学校秉持“爱校如家,育生如子”的教育理念,师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齐抓校风学风,共建校园文化。教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秩序,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注重自身发展。 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秉承“人人皆可成才”的现代高职教育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及课堂上去发现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实施针对性教学;注重设置“潜能导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尤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三、人才为本的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人才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引人、用人、育人、留人环境,努力打造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根据办学需要,积极引进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和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担任专任教师,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工程师来校兼课,以闽台合作交流为契机引进台湾优秀师资,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提供多渠道的进修培训、学习交流、实践锻炼等机会,注重提升师资的综合素质。 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鼓励人才创新,营造舒适、健康、协调的工作氛围。 四、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学校采用类型多样、形式灵活的服务模式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研发服务,积极为厦门市培训服务外包人才,我校是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承办单位及培训单位、福建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首批厦门市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集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多年来培训了大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 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能鉴定,多次荣获省市“职业技能鉴定优秀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拥军项目,为部队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开发实用软件等,受到部队等相关单位欢迎和赞誉。 五、对外交流的典范 响应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及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闽台交流合作,选择对口的国外高校和台湾高校、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合办专业、互派师生、合编教材、合作研发项目,引进高水平的师资、一流的实训设备、先进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学校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英国中央南开夏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包括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师生交流、合作研究、双校园学习等。 六、校企合作的标兵 厦门市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产业是厦门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迅速增多,而软件人才,尤其是软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却严重匮乏。作为厦门市软件园三期的配套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协动产业”的办学理念,邀请行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