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教务处办公电话 附联系方式

思而思学网 2024-05-04 22:41:14

辽宁工业大学教务处办公电话为教学检查科电话4199627;教务科4198684;考务科4199411;学籍科4199409;教材科4198580;实践教学科4199340;教育技术科4198746、4199224

一、辽宁工业大学教务处办公电话

姓名职务办公电话电子邮箱办公地点
刘伟东处长

J-208
王晓磊副处长

J-209
李强副处长

J-209
孙鹏副处长

J-209
教学检查科
熊晓路科长4199627
J-204
张佳琪
4199627
J-204
教务科
肖印增科长4198684
J-211
张旭
4198684
J-211
考务科
杨雯迪科长4199411
J-204
孙佳明
4199411
J-204
学籍科
何沐阳
4199409
J-211
颜雪
4199409
J-211
教材科
白冰科长4198580
J-206
实践教学科
卢曼慧科长4199340
J-210
孙勇
4199340
J-210
教育技术科
姜传国科长4198746
J-210
杜晓博
4199224
7-106

二、辽宁工业大学教务处科室职责

检查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日常教学和中期教学检查工作。

二、负责组织学生评教工作。

三、负责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工作。

四、负责新专业的申报及评估工作。

五、负责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及管理。

六、负责考试纪律的检查工作。

联系电话:4199627

教务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培养方案管理,组织编制各学期执行教学计划。

二、负责课程建设。

三、负责落实全校教学任务,编制教学课程表,负责教学调度工作。

四、负责学生选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五、负责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工作。

六、负责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及维护。

七、负责整理归档教学运行方面的教学资料。

联系电话:4198684

考务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校内各项考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二、负责国家四六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日语专业等各类校外考试。

三、负责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教考分离相关工作。

四、负责试题库建设与题库管理工作。

五、负责整理归档考试方面的教学资料。

六、负责起草有关考务工作的各类文件。

七、负责组织试卷的印刷与管理。

联系电话:4199411

学籍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二、负责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

三、负责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负责学位证书发放工作。

四、负责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的审核与办理工作。

五、负责转学、转专业学生学籍成绩管理工作。

六、负责留学生及成人教育学位授予审核工作。

七、负责进修及辅修人员的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4199409

实践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组织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教学计划。

二、负责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三、负责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

四、负责实验室有关信息收集工作,编报实验室有关统计报表。

联系电话:4199340

教材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学校教材管理相关规定和办法。

二、负责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制定教材规划方案。

三、负责省部级教材奖的申报工作,组织评选学校优秀教材。

四、负责学校教材的选用、审核及征订工作。

五、负责发放教师的教学使用教材。

六、负责学校实验讲义的审核工作。

七、负责教材日常出入库管理,及书库的管理与维护。

联系电话:4198580

教育技术科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多媒体教学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维护。

三、负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培训。

四、负责MOOC教学平台的使用培训。

五、负责跨校修读学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六、负责MOOC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

联系电话:4198746

三、辽宁工业大学怎么样

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培育和发扬“严谨求实、勤学进取”的优良学风,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

学校坚持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不断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别与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波兰、德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2017-2021年连续五年获批国家“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2020年、2021年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