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李清照宋词

思而思学网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这首咏梅词,没有把笔墨集中在写梅的姿容、特质上,而是缘梅抒情,以残梅的幽香为引线,串联全篇。下面一起来赏析看看!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作者:宋?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捻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注释】

①“夜来”二句:此二句中的“沉醉”云云,当系化用《诗?邶风?柏舟》的“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二句:梅萼:梅的萼片,此处代指梅。

②“人悄悄”三句:既是化用《诗?邶风?柏舟》的“忧心悄悄”等等的句意,亦可能同时对顾?《献衷心》一词(其词云:“绣鸳鸯帐暖,画孔雀屏欹。人悄悄,月明时。想昔年欢笑,恨今日分离。银缸背,铜漏永,阻佳期。小炉烟细,虚阁帘垂。几多心事,暗地思维。被娇娥牵役,梦魂如痴。金闺里,山枕上,始应知。”)有所取意。

③?:揉搓。捻:用手搓转,如捻麻绳,其揉搓程度比“?”更进一层。

  【赏析】

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的,对残梅则不屑于咏叹赞赏。这首咏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写梅。《花草粹编》题此词作“枕畔闻残梅喷香”,景况不差,然仍未得其抒情之三昧。

上片写词人醉眠后,残梅的幽香对她所发生的作用。在一个早春的夜晚,词人酒醉回到卧房,连头上的钗、簪等物也无心思卸去,便昏昏睡去。头上插着的梅花也因蹭磨而成为蔫萎的残枝败朵,但越发散发出诱人的幽香。酒力渐渐消退,这股清幽的芳香不断袭来,终于使词人从睡梦中苏醒。梅香扰断了她的好梦,使她在梦境中回到北国故乡的愿望无法实现。词人无限感叹,惘然若失。

首句虽未写饮酒的动机和场面,直截写酒后入睡,但从“沉醉”一词可以窥见词人饮酒之多和心绪之恶。一个“迟”字进一步透露出沉醉的状态,心情的抑郁和词人懒于卸装的倦怠神情。下旬“熏破”二字,通过嗅觉强调出梅香的浓烈。春困又加沉醉,所以睡得一定很甜;梦中得归故乡,所以心情暂时很美。词人似乎有些埋怨梅香太浓,打断了自己的美梦。她的梦魂本来正沿着回乡之路,飘飘忽忽飞得很远很远,“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归乡千里路,也许能回到故乡,也许能与亲人团聚吧。但这美梦却被梅花扰断,希望又成泡影。这种对梅香的“怨”也正是词人欲归不得的怨。这种幽怨象无端的乱絮,久已缭绕心头,“夜来沉醉”不过是为了借酒浇愁罢了。“梦远不成归”一句,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思乡怀人之倩,欲归不得之苦。

下片集中写词人醒来后,依托于梅花的百无聊赖的心绪。

醒来已是深夜,四周一片静谧,孤独的词人自己也是一语不发。轻柔如水的月光,给大地涂上一层透明的银色。窗上的翠色帘幕纹丝不动地垂挂着。帘外,一天明月;帘内,无限凄清。她思绪万千,再也睡不着了,只好随手摘下鬓间的梅枝,在手中反复揉搓着,拨弄着,无言独处,等待天明。此时,万籁俱寂,唯有这梅花,“伴我情怀如水”……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寥寥数语,勾划了一幅春夜无眠图。春夜孤柄,久不成寐,帘筛月影,月伴无眠。一个“垂”字更增加了夜的沉寂。这幅清淡的月夜图,成功地烘托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更挪”“更捻”的连续动作,突现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理。这单调的动作,包含着复杂的心绪。词人所思早已不只在梅上。或许她是在追忆梦中的情景,或许是在回忆昔日的生活,或许是由残梅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或许是对梅花产生了怜惜之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梅啊,你曾傲寒怒放,现在却远离了母体,变得这般憔悴了……。在这深夜里,是残梅勾起了词人的伤心事,又只有残梅还能陪伴着她,排遣她心头的愁绪,消磨这难挨的时光。“更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三“更”相迭,含蕴无穷,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婉曲有致;所用排比句式,既合格律,又灵活多变。

这首咏梅词,没有把笔墨集中在写梅的姿容、特质上,而是缘梅抒情,以残梅的幽香为引线,串联全篇。全词以写头戴残梅沉醉入睡开始,继由梅香“熏破春睡”使“梦远不成归”,引起词人心情的怅惘;甜美的梦境与凄苦的现实互为映衬,深刻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全词虽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含愁。“梦远不成归”使人愁;“人悄悄,月依依”同样使人愁;“更挪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更把词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动作表现褥淋漓尽致。国破家亡,流落他乡,一腔怨恨,借梅而发。咏梅而意不在梅,正是这首咏物词的特点。

  【辑评】

一、清况周颐《〈漱玉词〉笺》:玉梅词隐云《漱玉词》屡用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为奇创。又“庭院深深深几许”,又“更?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又“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又“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叠法各异,每叠必作,皆是天籁肆口而成,非作意为之也。欧阳文忠《蝶恋花》“庭院深深”一阕,柔情回肠,寄艳醉魄。非文忠不能作,非易安不许爱。

二、刘逸生《宋词小札》:整首词写的就是这些:你看,事情有多么琐屑,而写来却多么细腻,表达的人物感情又何其曲折幽深,耐人寻味。不知道这首小调是不是为了寄给她丈夫的可以想象,假如赵明诚读了它,次不会不受感动的。妻子这?缕细微委宛的柔情,难道会比“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逊色吗?

三、王延梯、胡景西《〈诉衷情〉赏析》:后句“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写酒醒后的情形。酒意逐渐消退,“枕畔闻残梅喷香”,美好的“春睡”被浓烈的香气熏醒,问归遥远家乡的梦也做不成了。“酒醒”从首句“沉醉’”而来,由醉到醒,在内容上进了一层,在笔法上宕开一笔,同时为“熏破春睡”张本:酒意渐消,春睡才会被梅香熏破;醒后,才有对断梦的回忆。可见作者构思精巧的匠心。而在炼字上,“熏破”勾出人物觉醒时的动态,颇为传神:“梦远不成归”,作者以梦写愁,揭示全词主旨。“梦远”是梦中返回遥远的故乡。但现实是故乡已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回去谈何容易!词人只有借助梦境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慰藉,这是何等的不幸!而怀乡之情,故国之思又是多么殷切!李煜在其《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句子。看来,用梦表达在现实中久萦于心而实际上又无法实现的强烈愿望,确实能收到情在词外的效果。“不成归,’是指梅香惊梦,梦没有做完就醒了。断梦,给人留下遗憾,留下回味的馀地,它比一个完整的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下片写词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思念故土的执著情态。“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是说梦醒以后,久不成寐,夜深人静,月亮缓缓移动,绿色的窗帘低垂着。此句描绘寂静的环境。作者寓情于景,抒发其思念故乡的深沉感情。“人悄悄,月依依”是对偶句。孤独一人,中夜不寐,故觉“悄悄”;皓月缓缓移动,含情脉脉,故曰“依依”。“悄悄”不仅活现人物的姿态,还能令人想见人物的凝思冥想之状。用“依依”来描绘月亮移动,十分切贴,它又和“人俏悄”所显示的夜深人静的气氛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翠帘垂”在描写客观物态中,更增加几分静谧。过片之后的第一句,作者在勾勒客观环境的同时,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写梦远思乡之情的作品,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并不少见。这一首则以细腻的笔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见长。词一开章,就是沉醉而卧的自画像。“卸妆迟”、“压残枝”这些细节描绘增强了酒醉时人物形象的真实感。梦醒后的形象,是通过环境的勾勒和人物的举止动作来塑造的。“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及“更?”句不仅把人物外在的动作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是人物灵魂中的内在因素发掘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完整统一,有血有肉。(《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出版)

四、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此词上阕写梅香熏破春梦,归梦被扰;下阕写醒后百无聊赖的心情。表面上看,未写一个愁字,似乎只是有些幽怨的情绪,实际上处处都有愁意。以酒浇愁,以致沉醉;归梦不成,怨梅正是怨故土难归;春夜无眠,百无聊赖,最后三句不是表现词人热爱梅花的心情,而是通过单调连续的下意识的动作,表现词人月夜中愁结难解的心情。“梦远不成归”是此词的点题之句,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愁绪之所在。残梅则是词人用来表达种种情绪的引线。此词不是咏残梅的咏物词,而是抒发思妇愁绪的抒情词。(巴蜀书社1988年10月出版)

五、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首词,上阕描写从沉醉到酒醒时的情景。起头两句勾画沉醉而睡的形象,后两句描述醒后梦中乡思的神态。笔墨工致,形神毕现。下阕刻画梦醒后的动态与心态,起笔“人悄悄,月依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偶工致,含情深微,既是环境描写,又是人物刻画。“悄悄”既表现了女词人孤寂难耐和夜不能寐的情思,又显现了环境的寂静;“依依”既表现了明月中空,缓缓而移的情景,又似对人洒落无限情意,暗含女词人的乡思之情:“翠帘”一句,一个“垂”字更增加了环境异常沉寂的特点。结尾连用排句,别开生面,细腻地描写了女词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情态美和行为动态美。“更?残蕊,更捻馀香”既描绘了女词人爱梅惜梅的连续有序的动作,又刻画了女词人怀乡忧国的绵绵情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六、刘瑜《李清照全词》:金昌绪《春怨》,使女主人惊觉的是黄莺的歌唱声。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使主人公惊梦的是蟋蟀的鸣声,总之破梦的是音响,是听觉受到强烈刺激的结果。但是在诗词里写花的馨香强烈刺激了人嗅觉,而使人的美好梦境受到破坏,这不能不说是个创造,是个发展,十分新鲜……作者用寥寥四十四个字,写女主人种种含蓄的活动及复杂曲折的心理,惟妙惟肖。女主人的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因愁而“沉醉”,因“梦远”而高兴,因“熏破”而愤怒。对梅花,因爱而插戴,因憎而“?”、“捻”。情节的发展也如此跌宕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者不禁拍案称绝,惊叹不已。前人云:“词以婉转为上,宜若九曲湘流,一波三折”是有一定道理的。易安此词正是。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