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西医科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20 18:22:11

据最新广西医科大学招生网和内蒙古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内蒙古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89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4312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广西医科大学,不过每年广西医科大学在内蒙古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西医科大学

1、内蒙古高考2022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7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103名;

2、内蒙古高考2022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4941名;

3、内蒙古高考2021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9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45名;

4、内蒙古高考2021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7171名;

5、内蒙古高考2020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35名;

6、内蒙古高考2020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129名;

7、内蒙古高考2021年考生上广西医科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3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82名;

二、广西医科大学在内蒙古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广西医科大学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73 3103 省政府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9 34941 省政府

2、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92 2345 省政府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9 37171 省政府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33 14282 省政府

3、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90 3635 省政府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9 43129 省政府

500分左右有哪些政法大学

序号院校名称学校类型批次
1上海政法学院政法二本
2甘肃政法学院政法二本
3山东政法学院政法二本
4北京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5山西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6吉林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7辽宁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8福建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9江苏警官学院政法二本
10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11江西警察学院政法二本
12上海公安学院政法二本

高考是否服从调剂的影响

1、影响到能否被录取。高考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会影响到考生是否能被真正录取,因为考试院公布的只是学校录取分数最低的那个专业的分数线,而没有公布某所学校所有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部分学校的专业之间分差达到100多分、一般都会在30分左右,最低也在7-8分左右,如此很容易让考生填报失误,从而丧失录取机会。

2、影响到学校录取层次。刚刚我们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分数,如果不服从调剂,与自己高考分数相近、最好的学校读不了,比该学校稍微低一等级的学校的好专业也读不了,只能选择它的中档的专业,或者将学校的层次进一步降低才能读到其最好的专业,此时学校的层次可能与那能被调剂录取的学校相差太悬殊了,这是所有考生与家长所不愿接受的结果吧。

三、广西医科大学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裕。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校至今曾七迁校址,七更校名。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因时局动荡,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学校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2020年5月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广西目前唯一的一所医学院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确定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院校。 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其中南宁-校本部总用地面积571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南宁-武鸣校区总用地面积1433亩,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玉林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38亩,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2亩,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玉岭路以东、凤凰路以南、楞仙路以西、玉成路以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18个学院,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还设有1个研究生院、1个教学部(体育部)。 学校现有183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1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2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社会函授站7个(含区外社会函授站2个),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15所教学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附属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附属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8所、三级医院1所、综合医院15所、专科医院4所。引领着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备设施2500余台件,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全流程信息化OSCE中心、学生及住专培学员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06万多册,电子图书185.9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0个,学位论文775.99万册,音视频28624小时。学校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37人,副高职称789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3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86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6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2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八桂学者”9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自治区优秀专家32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2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最高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657人,其中本科生16384人、硕士研究生4468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职博士477人)1074人、高职高专生8516人、国际学生703人、港台学生10人,博士后在站人员95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地区及34个国家。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分别于2015年与2020年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生物医学工程)、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37个(含建设项目)。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分别是:临床医学(含5年制、“5+3”一体化、五年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六年制全英班)、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含四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妇幼保健医学、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管理。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一流课程《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线下一流课程《环境卫生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药用植物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高职高专专业(方向)6个,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