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大家熟悉的套路就是调研、梳理和提炼理念、根据理念的要求宣传与传播等等。当然,对于一家尚没有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系统总结的企业来说,这些工作未尝不可。但是,无论对怎样的企业,这些工作都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那么,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重点是在日常的甚至是庸常的工作过程中,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步步发展和进步从事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那么,在现实中,为什么大家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工作之外和之余,没有将文化的建设融入企业成长的过程?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无知”,二是“有畏”。
所谓“无知”,不是一个贬义词,想说的是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甚至是企业的*,还不懂得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在实现中应该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迪尔和肯尼迪的著作《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里面的许多内容就介绍了企业文化如何“日常”化建设的问题,或者是文化变革的具体过程,但是许多人称并没有看过此书。还有,说到上述内容,常常听到类似的感慨:“我们领导要是听到您的这些观点就好了!”什么意思呢?大家像摸象的盲人一样,不知道企业文化到底在企业发展中式什么。
所谓“有畏”,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文化管理者或企业领导知道文化是什么和应该怎样建设,但是,囿于现实,无法和不敢开展相关的工作。
比如,有的领导对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叶公好龙的态度,喜欢说,但要动真格儿的,他又不愿意去“以身犯险”,因为文化变革往往首先“革”到自己头上,而他喜欢的往往是,我说了算,你们好好听我的。这个“好好听我的”,就是他希望的文化。而“操持”企业文化的一些管理者的状态往往是,我这个部门的权力有限,没法去管那么多的事情,管多了得罪人,最后领导也不一定说你好。
当然,上述不完全是普遍现象,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十分希望找到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日常的办法,同时,在一些品牌企业,这样的做法已经成为常态。而想起这个话题,也是因为几个朋友的现实困惑。比如,企业在搞“某某建设”的时候,文化建设如何切入?比如,企业在学习某先进典型时,文化建设如何切入?又如,企业在实施转型的时候,文化如何切入?
1、什么是“日常”?
所谓“日常”,就是指没有轰轰烈烈“搞”文化的那些时候。这些“日常”的日子,既包括在某一时期搞“某某建设”、学习某典型或者企业转型的时候,同时也包括没有搞这些活动的时候。其实,如果留心就会注意到,每一家企业在每一个时期都是在发生变化的。看看企业的*你就知道,他一年365天里基本没有舒心的日子,就是因为他老觉得企业有问题。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企业发展中的这些变化与问题,都是文化切入的关键。
2、学会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去发掘文化的变化
我总在强调一个想法,就是文化自身无法变革与进步,文化的变革与进步要依赖于组织实践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种变化,必然伴随着相关文化的变化,无论进行是进行“某某建设”,还是学习某典型和实施企业转型,都是想改变企业的某一现状,而所谓改变现状,就是改变文化,比如改变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固化的制度与流程、习惯的做法等等。
3、研究哪些因素能够促进文化建设?
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观察与总结文化的变化,需要关注一些基本的层面或者要素,包括,人及其思想和行为、制度、流程、事件、方法、团队等等。从观察和研究这些要素的逐渐或快速的变化中,找到文化变化的痕迹。比如,在“某某建设”中,一个团队提出了新的工作方法、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工作行为、发明了一种新方法,等等;在企业转型中,某团队如何实现转型、某部门转型的做法与方法等。
观察和研究这些经营管理的要素,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这些要素本身不是文化,而是包涵着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变革的附着要素;二是观察和研究这些变化,不能仅仅从新闻和宣传视角而要从管理观察和文化研究的视角来写;三是不能仅仅是对一件事情的概述,而应该从实践和管理的角度真正来研究其具体的、细致的过程;四是要持续跟踪,因为新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从这一过程中总结其结果。
4、如何总结和发现文化?
通过对上述要素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产生的新文化要素,比如新思想、新制度、新团队、新行为、新流程、新思路,等等,通过以下途径总结新文化:
(1)这些“新”是在原有文化上的创造,还是一种新文化?
(2)这种新文化赖以生存的体制、制度和环境是什么?是机制和制度引发了文化?还是旧体制上的新思想?文化与环境相互适应吗?
(3)这种新文化与原有文化的区别是什么?两者相容还是相斥?
(4)这种新文化是否符合规律,可以在组织中的其他单元复制吗?如何实现这些新文化的传播和复制?
(5)这种新文化是否意味着企业总体文化的变革与变迁?在多大程度上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