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工程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16 18:39:42

据最新江西工程学院招生网和青海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青海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1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946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江西工程学院,不过每年江西工程学院在青海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工程学院

1、青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8124名;

2、青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9463名;

3、青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090名;

4、青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781名;

5、青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6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132名;

6、青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江西工程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243名;

二、江西工程学院在青海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江西工程学院在青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青海 理科 本二 322 18124 省教育厅
2021 青海 理科 专科 214 29463 省教育厅
2021 青海 文科 本二 368 7132 省教育厅

2、2020年江西工程学院在青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青海 理科 本二 332 17090 省教育厅
2020 青海 理科 专科 215 24781 省教育厅
2020 青海 文科 本二 414 5243 省教育厅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有用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是有用的,高三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指南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种形式。如果你觉得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那就选择本科指南,如果你认为自己只能上专科,那就买专科指南。如果你对于上本科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有希望,又不想复课,那就两本都买了吧。

以本科《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例,在书中的内容大致就这几种:院校名称、院校资历、院校地址、往年录取分数、学费收费标准等。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是一本对高三毕业生报考大学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如果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的院校信息还不是很清楚的话,完全可以再根据学校名称登录其官网进行查询。或者直接打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面的电话咨询。

二本军校名单

院校名称院校所在地院校类型学历层次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综合二本
陆军防化学院北京综合二本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综合二本
空军预警学院湖北综合二本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安徽综合二本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北京综合二本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综合二本
陆军步兵学院江西综合二本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综合二本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广西综合二本
陆军勤务学院重庆综合二本


三、江西工程学院学校介绍

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于1983年10月,历经新余无线电培训班、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等办学阶段。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成为普通高职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江西工程学院。2018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3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3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4.23万册,电子图书185万种。现有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28个实验中心含251个实验室,1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学校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以工学为主,涵盖工、经、管、文、艺、教等6个学科门类的33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20520余人,其中本科生12757人,留学生108人,专科生7655人。专任教师997人,外聘教师197人,折合教师总数1112人。生师比为18.85︰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82%;硕士及以上学位6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4%。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 升本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51项;出版专著、教材1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14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54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立项2项、中央引导专项资金项目立项1项;获江西省科技项目立项3项、教改课题立项30项;从第一届起连续三届参加江西省高科技成果对接会,展示和推介我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为推进成果转化,扩大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做出了贡献。连续七年代表江西高校参展深圳高交会,2项产品获优秀产品奖,是江西省唯一的获奖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单位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双促机制的构建”项目试点单位。升本以来参加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获奖2034项;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大赛,2015年与南昌大学成绩并列全省第一名;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2017年获全国本科组一等奖2项,2020年获得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2021年6月,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 学校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精神,立德树人,造富于民,为国家培养了应用型人才20万余人,造就了数十位亿万富翁。毕业生中,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国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多次上榜人物(2017年江西首富)孙清焕、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李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程广京等杰出校友。7位校友受到党和国家*的接见。 学校跻身2016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排76名(民办高校唯一进100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天工开物》创新品质和工匠精神,逐渐形成了“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了学校办学事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