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思而思学网 2024-04-24 06:54:06

据最新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招生网和山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山东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5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6283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不过每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山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1、山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5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2830名;

2、山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1527名;

3、山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综合最低分需要4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4898名;

二、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53 262830 省教育厅

2、2021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60 241527 省教育厅

3、2020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63 244898 省教育厅

怎样科学填报专科志愿

以技术型专业为主

对专科生来说,学历起点要比本科生低,想要实现超越本科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专科是以职业教育为主,重点培养考生的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相对来说,在实操上要比本科生更具有优势。

因此,专科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选择技术型专业,并且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等到就业时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如果你是女生,可以选择计算机类,方向可以选择前端、网页设计,女生做美工还是非常不错的;还可以选择教育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都相对来说不错,至少后期就业有保障。还有护理、空乘、新闻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尽量选择去大城市读书

城市的经济水平越发达,所拥有的企业数量就相对越多。并且,大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都会比小城市好,公共资源也要比小城市更完善,考生可以享受到更为优质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

除此之外,大城市汇集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就业需求相对较大,专科生会有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专科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倾向于选择大城市,从而获得更为开阔的眼界和视野,更容易把握住机会。如果从小城市读完再去大城市找工作,相对要困难一些。

报考实力较强的院校

即使是专科,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专科院校,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专科院校中,有一些非常突出的高校,他们被称之为,专科中的211,就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实力都很不错,可以优先考虑。

同时,要尽可能选报与“专升本”本科专业衔接度高的专业,主要是为了自己后期学历提升做准备。

院校梯度设置要合理

并不是说,专科院校就能够随便填志愿,录取流程是和本科志愿一样哦,因此专科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策略。

全国211大学完整名单

序号名称省份211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3安徽大学安徽
4北京大学北京
5清华大学北京
6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8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9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2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3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5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6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8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9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20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2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23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24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2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2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2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2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29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30厦门大学福建
31福州大学福建
32兰州大学甘肃
33中山大学广东
34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35暨南大学广东
3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37广西大学广西
38贵州大学贵州
39海南大学海南
40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41郑州大学河南
42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43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44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45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46武汉大学湖北
47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4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49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50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5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5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53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54中南大学湖南
55湖南大学湖南
56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57吉林大学吉林
58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59延边大学吉林
60南京大学江苏
61东南大学江苏
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63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64河海大学江苏
65苏州大学江苏
66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67江南大学江苏
68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6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70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71南昌大学江西
7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73东北大学辽宁
74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75辽宁大学辽宁
76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77宁夏大学宁夏
78青海大学青海
79山东大学山东
80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8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8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83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84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8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8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87空军军医大学陕西
88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89西北大学陕西
90长安大学陕西
9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92复旦大学上海
93同济大学上海
94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95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96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97上海大学上海
98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99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100东华大学上海
101四川大学四川
10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103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104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105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106南开大学天津
107天津大学天津
108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109西藏大学西藏
110新疆大学新疆
111石河子大学新疆
112云南大学云南
113浙江大学浙江
114重庆大学重庆
115西南大学重庆

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校介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91年,经历了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黑龙江东亚大学(自考助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发展阶段。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所市属大学。 办学29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影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案例(“混合所有制办学”和“院校委托管理”,后者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探索出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办学模式,凸显了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适度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5万余平方米,生活用房8万余平方米;校内建有本科实验场所9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42.19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2.12万册,电子图书25.4万册;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设施齐备,本科办学条件满足需求。 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设有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健康与护理系、思政教学部、基础部、学生发展中心、继续教育部共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7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91人,其中本科生5675人。学校把师资队伍作资源,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了一支数量较足、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242人,外聘教师134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以“大国工匠”——“华龙一号”主机手王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留省率保持在50%以上。 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建设,获批省级制造服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学校为主体组建协同创新联盟,建立“再制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和“文化型养老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2015年10月,学校作为“基层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入选首个“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唯一参展的地方高校。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和适应学情的教学观,创新实施“四真三化”应用型课程建设(四真即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三化即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并已形成特色和品牌,不断提高学校的贡献力、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教师完成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改项目66项,发表相关论文232篇,有50门课程进行了应用型课程设计与实施。2015年1月,学校发起成立全国性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16年4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联盟与研究院所举办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与研修班,引领了同类院校应用型课程开发建设。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共十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访学,聘请国外教授为学校学生授课。学校已组织5批“应用型课程海外交流考察团”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有关高校交流研讨。 当前,学校不断健全育人体系,优化“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凸显应用型课程建设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日期:2019-10-03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