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师范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20 05:23:16

据最新贵州师范大学招生网和陕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陕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2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7246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贵州师范大学,不过每年贵州师范大学在陕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师范大学

1、陕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1296名;

2、陕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2460名;

3、陕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2133名;

4、陕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037名;

5、陕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038名;

6、陕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贵州师范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163名;

二、贵州师范大学在陕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贵州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34 71296 省政府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86 14037 省政府

2、2021年贵州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24 72460 省政府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91 16038 省政府

3、2020年贵州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37 72133 省政府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508 16163 省政府

高考志愿录取状态有哪些

1、自由可投

这个状态表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第二种就是,档案投出去以后被学校退档了,如果被学校退档,考生是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这个状态就表明考生电子档案已经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没有下载考生电子档案,所以考生要注意查询档案所投学校的动态。

3、院校在阅

这表示院校已经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将根据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确定“预录取”或“预退档”考生名单,但尚不能确定是否正式录取。

4、预退档

这就表示院校按学校录取规则录取时,对成绩偏低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体检、单科成绩等原因不能录取的考生,做出“预退档”,也就是准备退档处理,并且向省高考录取场提交“预退档”考生电子档案等待录检审核。

5、预录取

当考生的状态显示为预录取时,是指院校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专业安排之后,已经下载了拟录取考生名单及录取专业,处于预录取状态并不表明正式被录取,须经省高考录取场录取检查组审核通过后方为正式录取。

6、录取

“预录取”考生经省高考录取场录检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变为“录取”,处于“录取”状态的考生,就是已经被高校成功录取了,就可以等待收取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军校体检什么时间

2023年军校体检时间还未确定,不同地区的军校体检时间不同,大多是从五月份开始,各单位组织自己的体检工作,以各单位实际情况为准,通过后,各单位根据单位指标确定参考编号。

体检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执行。

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装甲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特种作战专业合格、防化专业合格、医疗专业合格、油料专业合格、水面舰艇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潜水专业合格、雷达专业合格、测绘专业合格、其他专业合格、不合格等14种。

三、贵州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现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300亩。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 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87.5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约10万余册,电子图书192.5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25万人,教职工260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9人,师资中有教授298人、副教授702人,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84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230人次。 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贵州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2个二级学科)、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86个本科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是“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有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基地9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3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有师生交流项目,设立有瑞士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培育)等。 学校历经八十年风雨,代代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培养培训了28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注: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7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