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建工程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福建工程学院招生网和上海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上海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0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5116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福建工程学院,不过每年福建工程学院在上海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上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建工程学院

1、上海高考2022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学院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2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061名;

2、上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学院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1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773名;

3、上海高考2021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学院的综合(史)最低分需要4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1735名;

4、上海高考2020年考生上福建工程学院(01)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4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5116名;

二、福建工程学院在上海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福建工程学院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上海 综合 不限 本科 428 32061 省政府

2、2021年福建工程学院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上海 综合 不限 本科 418 32773 省政府
2021 上海 综合 本科 424 31735 省政府

3、2020年福建工程学院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上海 综合 本科 408 35116 省政府

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

1、求稳:刚达到本一批次线考生

不要再考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了。这样的考生应该自己找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院校,或者是找院校里面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专业。可以选择没有在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来填报,避免了地区的竞争热。退而求其次,不过是为了求稳。

2、考虑本二批次报考

游走在一本线的同学,在二本线中就占有很大的优势了。一批求稳,二批就可以报好院校和好专业了,由于分数高,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

3、外省学校录取几率会更高

省内的院校很容易被炒热。不想离开本省的同学,就会把第一志愿放在本省,填报的人数过多,学校基本就会被炒热。

4、关注平均分,而不是最低录取分

一般在志愿填报之前,都会分析一下所报专业3至5年的分数线,如果是压线的同学,一定要报平均分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专业,给自己留后路,让分数绰绰有余。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

一本大学综合整体实力要比二本大学强一些。

最大的区别会体现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上,一本本科学历无论是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选择都非常的高,当然在教学质量以及素质上也会高很多。

但是就算是综合整体水平强,并不代表着各个专业都是强,当然,报考院校时不管是一本学校还是二本学校都要知道自己的专业在学校情况好不好,了解清楚后再报考本科院校。

一本大学的具体培养方案跟二本大学会有些不同。

其实二本确实有些专业不错的,从专业一方面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但是,二本本科学历选择好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不管是什么学历都要看自己的实力以及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就业前景会更好的。

一本大学的学校平台通常比较不错,学生的视野会比较宽广。

一本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在校园风气高要求学习氛围下,不会去浪费时间的,而且在校园校风的作用下还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般而言,能够考出一本大学的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也会比较好,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就业的时候竞争力也会比较强。

三、福建工程学院学校介绍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大机电、大土木”传统优势,面向“大海洋”新兴领域,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 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占地2074.8亩,校舍建筑面积7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6327.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51万册,电子图书198.34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336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475人(含外国留学生),17个学院(部),6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高级职称625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100人,省级以上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19个。聘任了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级高原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01~400,位列2021中国学科排名73名。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3门。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或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4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1个。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92项,省部级项目53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0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5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3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32项(含一等奖8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45项,多个项目入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中共获国际级荣誉262项、国家级2110项、省级1937项,如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等。学校实施“本科生专利提升计划”,资助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授权85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305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获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普通本科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入围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入围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在文体艺术方面,获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捧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原创艺术精品《光》《海那边的爱》《文脉》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中斩获殊荣;校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曾荣获冠军、亚军,是唯一一支连续五届入围全国八强的球队。毕业生深受欢迎,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25%。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等全球近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捷克、波兰、泰国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福建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来自“一带一路”有关2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课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高校的“质量工程”交换项目、马来西亚大学交换生项目、捷克奥斯特拉发大学交换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选派百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 学校积极服务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台湾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引进优秀台籍教师近70人。2019年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备案单位。 当前,学校进入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阶段,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攻坚“三大目标”,实施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三大方略”,推进增强二级单位活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大改革”,夯实思想基础、教学基础、服务基础、数字基础、治理基础“五大基础”,紧扣**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早日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数据更新至2021年11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