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思而思学网 2023-12-12 13:42:42

成都2017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个人交社保需要多少钱?社保基数怎么算带着这些疑问,一起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成都2017社保缴费基数

成都市人社局公布了《关于2015年度社会保险经办业务使用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日前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成都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1681元,成都上调了本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据悉,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3722元,因此,成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申报职工缴费工资、城镇个体参保人员申报缴费以及被征地农民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均从2015年1月起按53722元执行。期间的差额部分,须重新核定或申报并足额缴纳。以个体参保者为例,最低档的参保者,根据新标准,每月将多缴费31.4元。

同时,2015年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计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以及2015年度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居民,使用53722元作为基数。1月至6月已使用2013年度全省职工平均工资预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重新计发基本养老金并补发差额部分。

《通知》还发布,成都机关事业单位申报编制内职工缴费工资下限标准涉及的上一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用人单位(包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申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涉及的上一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城镇个体参保人员申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涉及的上一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均从2015年6月起按51681元执行。

个人交社保需要多少钱

个人交社保需要多少钱?个人交社保多少钱与企业缴纳社保计算公式相同,应缴纳社保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由于个人交社保的费用全部为个人承担,因此在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规定上与企业有所不同。

个人缴纳社保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数百至数千),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具体缴费标准可以向社保局咨询。社保缴纳基数怎么算?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社保基数怎么算

社保缴费比例: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为3271至16353元,企业缴费比例合计为35%,个人的缴费比例合计为10.5%。据此,按照最低缴纳基数计算,企业需为职工缴纳1144.85元,职工个人应承担343.455元。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2017养老金怎么计算方法

前两天,给各位进行了详细解释,今天再对这个解释进行一下简化,以便大家看得更加明白。

一、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性规定

(一)1998年1月1日实行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按照以下规定的月标准计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说明,如果你是1997年12月3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二)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二、计算公式中的理解难点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最为复杂的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它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指数。

在这里,“平均工资批数”最为复杂。

文件的规定是:

平均工资指数=(a1/A1+a2/A2+a3/A3……)/n

其中,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按照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为了帮助博友理解这个公式,分三步进行解释。

第一,a1/A1的意思是,职工在缴费期间,当年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

缴费多少由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决定,比如基数为1000元,缴费比例为20%,缴费就是200元。

现在的规定是,按照上年度个人月平均收入为基数,在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照20%缴费,个人按8%缴费。

假设,上年度你收入36000元,每月就是3000元,单位每月缴600元,你个人要缴240元。

单位缴费充入社保基金当中;个人缴费从个人工资中扣除,存入个人账户(你自己的钱还是你自己的)。

在a1/A1中,a1为缴费基数,A1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如果你单位的缴费基数恰好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等,那么a1/A1之值为1,否则大于或小于1。

第二,再将各年度的a1/A1、a2/A2+a3/A3......之值加起来,这就是你各年度这个比值的总和。

第三,这个加起来的数值再除以缴费年限。

如果各年度的缴费基数都与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致,那么各年度的比值为1,各年度比值之和就是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除以缴费年限的商自然为1。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都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你的“平均工资指数”就为1。

如果每年缴费基数有多有少,“平均工资指数”可能大于或小于1。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用F来代替。

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F。

如果再假设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M,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MF。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简化

经过前面的分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基础养老金=(M+MF)÷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这个缴费年限我们可以用N代替,这个计算公式就变成了:

基础养老金=(M+MF)÷2×N%=0.5M(1+F)N%。

为了分析方便,再对这个公式中的一些条件进行设定。

假设:(1)你缴费40年,(2)你每年都是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即F为1。

这样这个公式就变成了:

基础养老金=0.5M(1+F)N%=0.5M(1+1)40%=40%M。

这就有意思了。

这个公式表明,如果你每年缴费基数都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样,那么你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是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即一年一个百分点。

当然,你每年的缴费基数高于或低于在岗职式平均工资,这个百分点就会高低或低于1。

四、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简化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又是什么情况呢?文件是这样规定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先分析一下“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按照现行办法,个人缴费比例为8%,这部分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再按月领取。

我们还以前面“工作40年”、“缴费40年”、“按照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这三个条件进行分析。

在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下,你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实际上是你40年间缴费总和的8%。

现在又假设40年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等差数列增加,比如,200、220、240、260、280等,那么你40年间个人账户中的钱就是40年间缴费基数总和的8%,或者说是40年间缴费中间值的8%的40倍。

假设这个中间值为2000元,40年间个人账户就是7.68万(每月缴160元,一年就是1920元,40年即是7.68万)。

再分析一下“计发月数”。

这个有表格可查。

表格显示: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6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01;7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56。

第三分析一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占退休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

我们还取“工作40年”、“60岁退休”这两个条件,计发月数为139。

这样,你缴费了480个月,你的计发月数为139,两者之比是3.45,意思是退休后,你一个月可以领取在职时个人3.45个月的缴费(比如,40年间,你每月的平均缴费基数为2000元,一个月个人缴费是160元,3.45个月就是552元)。

这占退休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多大比例呢?应该相当于4%(按照等差数列,应该是最高值的一半略高一点,所占比例也应该是一半略高一点)。

五、对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综合分析

(1)如果“工作40年”,“缴费40年”,“每年按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60岁退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的4%。

(3)如果缴费基数年年是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准,而缴费年限低于40年或大于40年,基础养老金则低于40%或高40%。

(4)如果缴费年限相同,而缴费基数有高有低,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每年缴费只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0%,基础养老金=0.5M(1+0.5)40%=M30%;如果缴费基数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0%,基础养老金则=0.5M(1+2)40%=M60%。

即缴费基数无论低50%还是高50%,都变动10个百分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