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系群众,深入群众,为人民利益奋斗,争做人民的好公仆。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搜集的组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组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是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现在,也有这样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人民作牛马”,人民也永远记住了他!他就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在一个把周末当工作日的风雨路上,廖俊波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自发赶来为他送行的人排成了长队。心中装着百姓的人,百姓必定也将其放在心上。
学习他“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入党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在一线推动工作,他的口头禅是“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我们看到他生前的工作照片、视频,几乎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群众家中,甚至于田间地头。他把忙碌的工作当成乐趣,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廖俊波用自己的勤政、务实、担当树立了当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榜样。
学习他“亲”民爱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你好”,这是一位政和县一名老人为他写下的对联,以简明质朴的语言刻画了一位“亲民、爱民、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这与当今群众嘲讽的少部分党员干部“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懒政、不作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认识廖俊波的人都说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没有领导的架子,对年长的永远称呼“老兄”“大姐”,对年轻人也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干”。为了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他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了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学习他“清”正廉洁、从严律己的正派作风。工作多年以来,从拿口、邵武、荣华山、政和再到武夷新区,他一直分管或主管工业园区,经手无数项目,但是从来没有为一个项目谋过私利。他曾说过:“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中,他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现了一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高风亮节的党员干部形象,为其他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并且“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带动身边人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斯人已世,精神长存。一生好官廖俊波的“勤、亲、清”三字精神将激励着更多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组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他,英年早逝,壮士未酬令人扼腕长叹。他的先进事迹,恍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璀璨闪耀,留下一道道光芒万丈的华丽轨迹,让我们追寻、追思。
他,心中有责,勤政为民让人肃然起敬。他的执着干劲,犹如尽情挥舞的神笔惊日月,留下一幕幕优秀共产党员在行动的真实画卷,让我们感悟、感动。
他就是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原政和县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当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时,他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清晰成型。满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在网络上搜寻他的事迹时,对这优秀共产党员的认识由跳跃在网络上的字符变成感同身受的震撼,对他精神的解读从篇文浏览转化成心头烙印,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用坚定信念点燃为民服务火种,看到了一位壮士以平凡和精彩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价值和真义。
他联系群众,像群众的亲人,“当官能为民着想”,张承富老人家门口贴着横批“俊波你好”的对联说出了群众爱戴他的心声。廖俊波也经常告诫身边的干部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位置上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为政和县的党员干部树立了“心中唯民”好榜样。他不顾炙烤难耐,手臂晒脱皮,身上起疹子,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全身心深入基层深入了解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辈青年干部需要学习的,学习廖俊波同志甘于寂寞奉献基层的精神、深入调研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设身处地为民解忧的情怀,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他创先争优,凝聚强大正能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廖俊波带领政和县发展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差异化的路子,在抓好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致力于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等“四大经济”,遇“事”不躲、遇“难”不惧、有“责”不推,“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他“三顾茅庐”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他成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从而政和县的模样焕然一新,深得人心。作为青年干部,就应深入学习廖俊波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多学习,多思考,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勇担当敢作为。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观有所感,学有所悟,思有所获,廖俊波音容宛在,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是一次品质的砥砺、是一次毅力的锤炼。作为年轻的基层工作者,将所观、所学、所思变为所动,应该做廖俊波精神的传播者、实践者,时刻鞭策鼓励自己,当做今生青春的加油,以尽酬壮志。
【组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虽因车祸不幸离去,但他在面对各种“诱惑”“横眉冷对”的政治觉悟和党性原则,在对待百姓“甘为孺子牛”、“扑下身子,没有架子”的服务态度,在对待工作“拼、严、快、实”的奋斗精神将被百姓永远铭记和传扬。
廖俊波为什么会如此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据采访手稿报道,“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村主任胡说,“我们村过去多年是空壳村,零村财,900多人的村子,300多人出去打工了。”“村里没钱,你怎么当村主任,怎么做事啊?”廖俊波说,“这么多撂荒的土地要用起来。种花收入多也没污染,你们想干的话,我全力支持!”土地流转起来,村民有了新奔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财也入账10万多元......”,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廖俊波用一名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的真实价值和深刻意义。只要把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俯下身子,把百姓所需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急百姓之所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临亲为,就没有过不了的河,解决不好的“难题”。
在困难面前是否敢于“面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考验一名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定,能力是否过硬的“试金石”。据采访手稿报道,“武夷新区用“再造一个新城”的决心做招商、上项目。拆迁,地方干部眼中的“天下第一难题”,必然绕不开、躲不过。廖俊波恨不得蹬上靴子自己上阵,一怕贻误发展良机,二怕群众利益受损......”,这是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形象的“再现”,是人民好干部的“典范”和“缩影”。正是由于在改革创新和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有无数像廖俊波一样“敢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突破性的进步。就拿四川的脱贫攻坚来说,据资料统计显示,四川省在去年扶贫攻坚中,就有27名优秀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殉职,有50多名在扶贫攻坚中受伤......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优秀而充满希望的民族。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们”用鲜血乃至生命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筑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阳光大道”,应懂得“珍惜”,要心存“感恩”。作为党员干部应继承其“优良精神品质”,踏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足迹”继续前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主动作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事业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