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一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也是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儿童歌曲。正因为有一定的“历史”,或者说在一定背景下的产物,使文中蕴含一些特定背景下的东西,这些是现在的儿童难以理解的。那该如何点破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的是谁?这是全文最难解释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去接受或去体会到呢?于是我就先抛出第2小节第1句中“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太阳”指的是什么?请学生回答。什么大案都有,父母、老师、工人、革命先烈、太阳、红军……但是他们没有能够说出“太阳”指的是我们伟大的党。我认为这也很正常,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回答确实是有难度的。我想老师的教就是要教在学生迷茫时吧。只有适时加入一些背景的介绍,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个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面的“谁”,学生们就马上联想到是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点破难点,让孩子容易接受,其实在于选择其恰当的手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二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歌曲。它的旋律欢快优美,歌词清新生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诗文共有三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自然风光,美丽的白塔,清澈的湖水,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让人陶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这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游玩,听我们歌唱。第三小节是一个问题将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教学时,学生通过整体感知,都能体会出文中小朋友开心的心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于是我问: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文中孩子的快乐呢?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学生们就马上发现:划船时周围的景色很美,有小船、海面、绿树、白塔,凉爽的风等,所以孩子们很快乐。我又问:作者乔羽为什么不直接写白塔,而写水中倒影着白塔?从这里你能感受出什么?孩子们通过再读该句,后感受出:海水的清澈才能映出白塔,更体会出周围的环境很好,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划船,孩子们自然很快乐!
语文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对于学生体会情感,是多么的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同样在教学第二节和第三节相似的地方,教学时可以相互比较、前后联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学生想到是父母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也明确地表示这也完全正确,并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父母、爱戴父母。因为我觉得面对二年级的孩子,应避免过多的说教,政治教育痕迹太深。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觉得课堂中老师一直在导,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互动需要加强,课堂气氛需要再活跃些。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三
本课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一小节描绘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让人心醉。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这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游玩,听我们歌唱。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得到升华。
本课的目标定位我认为还是以学习诗歌语言,品味形式之美,想象优美意境为重点。但在教学第三段“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时,虽然孩子们也说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孩子们还是似懂非懂的,说不出任何理由。教学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和提升。大家谈到的“太阳”,其实在中国文化中,太阳也是具有丰富的含义的。由于时代和人生阅历的因素,现在的孩子们不可能知道“太阳”就是党和人民,我们可以适度讲授,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课上同时也结合简单介绍了当时歌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激发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同样在教学第二节和第三节相似的地方,教学时可以相互比较、前后联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学生想到是父母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也明确地表示这也完全正确,并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父母、爱戴父母。因为我觉得面对三年级的孩子,应避免过多的说教,政治教育痕迹太深
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字词教学有些忽视,尤其是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教学更完美。这是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