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师范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1-29 13:38:21

据最新长春师范大学招生网和天津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天津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48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375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长春师范大学,不过每年长春师范大学在天津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师范大学

1、天津高考2022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5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759名;

2、天津高考2022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6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076名;

3、天津高考2021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4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093名;

4、天津高考2021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6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0153名;

5、天津高考2020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6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643名;

6、天津高考2020年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综合(物)最低分需要57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9658名;

二、长春师范大学在天津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长春师范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54 23759 省政府
2022 天津 综合 本科A 567 21076 省政府

2、2021年长春师范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48 23093 省政府
2021 天津 综合 本科A 562 20153 省政府

3、2020年长春师范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天津 综合 不限 本科A 566 21643 省政府
2020 天津 综合 本科A 575 19658 省政府

高考志愿是高考前填还是高考后

高考志愿是高考高考后填。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家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的高考成绩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排名,然后确定自己想要上的专业,根据专业排名选择一所自己成绩符合的大学,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校的办学环境,学费、招生计划等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都是考后知分填报,即在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据了解,部分重点高校担心,如果填报志愿时间改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再统一填报志愿,有可能导致高分考生被外地名校尤其是清华北大等校“一网打尽”,而一般院校也希望能录到一部分高分考生。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则表示,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填报志愿,能让考生进入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高校。

警校哪些二本适合低分捡漏

适合低分捡漏的二本:铁道警察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位于河南郑州,是公安部直属的我国一所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学习氛围不错,铁道警察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一般只要450分左右,适合体能不错的低分生报考。

适合低分捡漏的二本:公安海警学院

学校位于浙江宁波市,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被称为‘国家海上维权执法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主要承担海警机构警官和警士培养培训任务。学校创办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专业性很不错,毕业后想要从事海警方面的工作可以参考,就业率很高。

温馨提示:想要知道自己高考能上什么大学,在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里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数据来源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官方数据,而非某些产品的大数据采集数据,数据来源准确。

什么二本警校适合低分上

低分二本有辽宁警察学院

辽宁警察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全省公安司法机关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培训在职民警的双重历史重任。警校建校以来,已经为全省公安、司法等系统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警务专门人才。

低分二本有公安海警学院

学校位于浙江宁波市,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被称为‘国家海上维权执法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主要承担海警机构警官和警士培养培训任务。学校创办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专业性很不错,毕业后想要从事海警方面的工作可以参考,就业率很高。

三、长春师范大学学校介绍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学校设有77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5个研究所。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二级分院,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有2个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6个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5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有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3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5门吉林省一流课程,18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6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有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获批教育部“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有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5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校外实践导师12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实行“双导师”和“三导师”制、优质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生创新项目等举措,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取得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可喜成绩。 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2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吉林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7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2016年首次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8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3项;发表学术论文9806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2483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465部。 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3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45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6人,吉林省师德标兵1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长春市师德标兵4人。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国外有关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等,加入了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 建校以来,学校为*建设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十佳”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来源:学校办公室 更新:2021年4月16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