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通知【官方版】

思而思学网 2024-01-22 23:01:13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放假通知,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17年清明放假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7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12月1日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丰富有趣的。相传,清明节要做户外活动,不仅是要活动筋骨,增加免疫力,还是为了要寒食禁火。因为在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运动,于是人们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这个习俗已经相传许久了。在明《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朝之前就有这个习俗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朝以后的事。到了唐朝才开始盛行清明节扫墓的。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比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也已经相传许久了,传说远在先秦时已经形成这个习俗了,但是,也有人说是始于魏晋才开始的这个习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但是一直到了宋代,踏青才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