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平均工资水平多少钱,柳州平均工资标准

思而思学网 2023-12-14 16:46:15

2018年柳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第三产业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72014元,同比增长10.9%,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84169人,同比下降2.7%。其中第一产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62682元,同比增长8.3%,期末从业人员3912人,同比下降6.6%;第二产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66358元,同比增长7.9%,期末从业人员345462人,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80505元,同比增长15.5%,期末从业人员227812人,同比下降10.6%。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均高于全市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平均工资,分别高出8491元、17823元和14147元,幅度分别是11.79%、28.73%和21.32%。

7.jpg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第三产业个数3625个,同比下降10.6%,期末从业人员227812人,同比下降10.6%,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80505元,同比增长15.5%。

(一)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是第三产业单位最多的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三产业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个数1763个,占第三产业单位个数的46.35%,期末人数45911人,占第三产业人数的20.93%。

(二)五大行业集聚第三产业中的72.81%从业人员

在第三产业中,期末人数超过1.5万人及以上的行业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5911人、教育45440人、卫生和社会工作34079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003人、批发和零售业16298人,这五个行业的期末人数相加为159731人,占第三产业期末人数的72.81%。

(三)六大第三产业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平均工资水平

第三产业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72014元)的行业有:金融业125644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1052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00557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0552元、教育83339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4161元。

二、从业人员和工资增加、减少的原因

(一)经济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是导致从业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因市场竞争激烈,外部经济大环境不好,注销单位较多,也使有的企业停业,就是新增单位规模也小、人数少;二是行业代码由2011年改为2017年的行业代码,导致从业人员减少;三是一些人数多的物业管理公司因盲目扩张、管理小区过多,业主与公司矛盾长期无法解决,物业管理费收取困难,导致停业。

(二)平均工资增长原因

一是新增四上房地产企业较多,普遍效益好,职工工资高;二是平均工资较低的居民服务企业停业,间接导致该行业平均工资增长;三是教师待遇继续提升并补发了一部分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工资因此工资总额增长较大;四是柳州三江县、融水县和融安县都是贫困县,得益于国家开展的扶贫攻坚宏伟计划,各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大幅增加,银行效益大增,员工工资增长;五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是移动、电信、网通三大电信公司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都很高。

三、存在问题

(一)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内部结构也有明显改善,但各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中流通性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单位在减少,而服务性的单位在增加。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个数为1763个,占第三产业单位个数的46.35%,期末人数45911人,占第三产业人数的20.93%。

(二)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别巨大

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是125644元,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在岗(含劳务)职工平均工资只有41624元,两者相差84020元,最高和最低的比率是3.02倍。

四、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继续加大对第三产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及落实力度、加强引导和市场开拓,通过减免税费 、奖励优惠等积极措施引导和扶持企业成长。积极落实国家和区市的企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转变经营模式,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形成以技术和创新为主的竞争优势,从而逐渐摆脱对低成本优势的依赖。

(二)保证最低工资标准的及时调整和贯彻执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研究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让最低工资标准提高额度跟上全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强监督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

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既要全面开花,又要突出重点,对商品零售业、餐饮、食品、理发业等传统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理念,进行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则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重点支持发展和培育壮大咨询、设计、信息、物流、广告、现代物流业、旅游会展业等行业。

(四)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

严格按照“四上”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近标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总体思路,加强对全市“四上”企业的规范引导,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四上”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