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被叫停 海外如何协调在家上学和义务教育

思而思学网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家上学”这种极为小众化的教育模式最近屡屡被媒体提及,备受社会争议。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叫停“在家上学”和“私塾”教育。

还记得雪地裸跑一跑成名的“裸跑弟”吗?去年5月,“鹰爸”何烈胜,把“裸跑弟”从学校接回家,让孩子接受全方位的“鹰爸学堂”教育。今年2月,“鹰爸”又携儿子“裸跑弟”一起报名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鹰爸”认为,现在中小学所学的知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不大。他这种先定目标,然后“直奔主题”的教育方式,效率更高。“在南大销售与管理的学习,不要考语文、数学、外语(课程),这些功课恰恰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所谓的“必修”,我的解应是针对自己专业未来工作方向的必修,而不是现在泛泛意义上所有人的必修。”

“鹰爸”希望花六年时间培养“裸跑弟”,让儿子13岁就成为少年大学生。在中国,在家上学仍是小众化的自我探索。对于特立独行并对现行教育不满意的家长而言,“在家上学”显然属于对现行教育的逃离与替代。采访中,对于在家学习市民翁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多是一种同伴教育、社会交往,和老师、同学有各种各样的交往,进私塾后这方面会削弱很多。”

也有家长认为,能否“在家学习”要考虑孩子自身以及家庭环境,曾女士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式,如果私塾或在家上学可以提供这种独一无二的成长模式,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教育本来就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虽然在国内“在家上学”的可行性存在较大争议,但在一些欧美国家“在家上学”早已风生水起。有报道称欧美在家上学的孩子有200万左右。

“公立学校”概念在欧美国家最近一两百年才广泛普及,在17、18世纪的英国小说中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才是贵族圈子的普遍做法。来看英国,教育的责任是如何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如今的英国社会又对“在家上学”持什么样的态度?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英国16岁及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三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分别是就读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以及在家接受教育。目前英国有一部分4到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学习,由其父母或导师教授。根据媒体报道,过去几年间,英国在家接受教育的人数增长了65%,父母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的理由包括生活方式不同,或不满意当地学校、与学校存在分歧以及存在特殊需求、防范校园欺凌和一些宗教问题。根据190个地方政府信息统计反馈显示,目前有3.7万人选择在家接受教育,英国政府表示,将继续尊重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权利。在英国,对于升学而言,进入英国本科阶段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A-Level考试,考试试题由所属的考试委员会统一命题,平时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全球统一的全英文教材,在家教育的家长可以订购教材后在家系统的教孩子,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网站,或一些允许自修生参加报名的学校进行考试。

再来看法国。早在1882年,法国规定孩子的受教育权,如今绝大多数法国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不过也有例外。这些少数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又如何与社会教育“接轨”?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