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反两检反思材料精选【两篇】

思而思学网

 煤矿事故一直是我们心中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痛。它的每一次出现,总是以高额的“出场费”为代价,要么让生命因此而承受伤残的痛苦,要么就干脆狠下心来让生命烟消云散。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煤矿一反两检反思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煤矿一反两检反思材料1】

生命无价,灾难无情。多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重大政策措施,努力推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但矿难频发势头仍未得到彻底遏制。矿难事故在一段时间内的增加,反映出矿难治理背后的深层次矛盾。

诚然,我国煤矿自然开采条件较差,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但是,防范矿难能力不足决不能只是怨天尤人,强调客观。不必讳言的是,因为采矿业利润空间大,往往成为一些地方完成财政指标、刷新GDP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安全运行质量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执行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的解决。

血的教训证明,一些矿难的发生,往往与法治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有直接关系。要把矿难消弭于萌芽状态,必须将安全责任、标准制度、安全科技、资金投入、教育培训、许可准入、基础建设及应急救援等落到实处,成为每一位矿工生命的坚实屏障。

治理矿难,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更是关乎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问题。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如果没有公众、社会监督的深度介入,就很难形成有效约束资本逐利与权力滥用的弊病。同时,还需及时制订增加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伤亡赔偿标准等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

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珍惜;每一起矿难,都值得我们深省。在一次次惨痛的事故前,我们必须认真查找管理制度上的不足,真正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体系,让矿难悲剧不再上演。

【煤矿一反两检反思材料2】

最近这些年,矿难事故频发,年年都有十几起甚至几十起。今年刚刚过去了3个月,就有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发生了多起矿难事故。回顾这些矿难事故,我们不能不思索,这究竟是怎么了?说领导主抓矿山安全不力,说煤老板黑心,说工人违反操作规定,说很多属于意外,似乎都在理。但是仔细分析,对照30年前(那时虽然开采落后,矿难比现在少),我们不能不思索我们的煤矿生产存在的问题。

那么究竟出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妨看看30年前那些煤矿的生产,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除盲目追求GDP外,一个是出现在干部跟班劳动上;一个就是出现在工人的素质上。

我们不妨翻开过去的煤矿安全生产,那时的任何煤矿矿井,干部轮流参加跟班劳动是必须的,小的从采掘队长,大的到矿务局领导,层层都有跟班劳动的制度。领导在坑下和工人一块劳动,自然安全就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即使工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矿领导还在乎自己的生命呢,哪个敢有些微疏忽?因此,安全第一的口号不是落实到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了领导的生命上,因此事故就非常少。而现在呢?被说是干部不参加劳动,就是一些正式工都很少下井了。这怎么能不出问题呢?

二是工人素质。那时的工人应该说没有临时工,即使一些没有转正的临时工也都是以参加正式工作对待的。岗前有培训,下班后有学习,对于一些特殊岗位(比如安全员、瓦斯员)还要专门学习培训,这样就减少或杜绝了事故发生。但是现在呢?煤矿工人几乎都是农民工,今天来,明天就下井挖煤,而且按出煤多少计酬,多挖多挣钱;而且工人轮换频繁,多数是干一天算一天,没有人把他们当真正的工人,而只是挖煤的“机器”。什么岗位培训,什么“三险一金”,什么劳动保护,什么合同制待遇几乎都没有。如此的煤矿工人队伍怎么能保证不出事呢?在煤矿,可以说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农民工,没有真正的工人,更很少有长期工了。

因此,要减少和杜绝煤矿安全事故,必须恢复这两点,一是恢复干部轮流跟班参加劳动的制度,这一点须臾不可缺少。二是恢复煤矿工人固定工人制或长期合同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人应有的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提升煤矿工人的素质,避免事故发生。

当然了,要减少和杜绝煤矿安全事故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两条。我相信,即使是省长换一千个,和总理批示一万次,也没有这两条实在,这才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