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精华【两篇】

思而思学网

黄大发被尊称为当代的愚公,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小编整理了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欢迎欣赏与借鉴。

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在贵州遵义大山深处,共产党员黄大发用36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清渠,养活了全村上千口人,为了这条渠,他从年轻小伙儿干到花甲老人,一生只为一清渠,今天带您认识这位老支书黄大发。

这条全长近10公里长的水渠,绕过三重高山、穿越三处险崖,将山头清澈的山泉水源源不断地引到山脚下的草王坝村。人在渠上走,肩膀擦着崖壁,脚旁10公分就是刀削般的绝壁深渊,当地人把这条渠叫作“大发渠”。

草王坝村,地处贵州遵义平正仡佬族乡,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一直干旱少雨。眼下正值春耕,方圆几里地的村民只需搬开田间路旁的水渠拦石,清水就能哗哗地流进自家水田,甚至还能养上些稻田鱼。可过去这里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能这样奢侈地用水。

草王坝村没有水源,全村1500亩耕地,大多数都是广种薄收的旱地,年人均粮食才100多斤,缺水使得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穷窝窝”。上世纪50年代,草王坝村遭遇大干旱,刚刚当选村支书的黄大发忍不下去了。

附近山里就有稳定的水源,但草王坝村却隔着数座高山,为了吃饱饭,黄大发有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在山上凿渠,把水引过来。说干就干,黄大发带领数百位村民,背上炸药、钢钎和铁锤就上山了。

修渠最艰险的就是测量,村里想花钱请施工队来,可谁都不敢接,黄大发就自己干。首先要在如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上标出凿渠的高低位置,黄大发让人将绳索拴在他的腰上,从山顶上放下去,凌空悬在垂直的崖壁上做标记。山顶到谷底1000多米,就靠这条绳索维系着,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草王坝村村民一干就是13年,硬是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10多公里的水渠,并打通了110多米的隧洞。1978年,就在水渠即将完工时,一场洪水将所有的心血毁于一旦。

13年的努力失败了,村民们气馁了,黄大发却心有不甘,已经50多岁的他跑到水利站去学技术。

1992年,干旱再次来袭,黄大发决定重新修渠。这一次,县里划拨了6万元和38万斤玉米支持草王坝村,57岁的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再次上山了。

这一次,黄大发请来了工程师,但是修渠的过程依然充满危险。

三年后,这条全长10公里的水渠终于修成了,清澈的山泉水没日没夜地流进了草王坝村的田间地头。

1995年,草王坝村第一次有了真正旱涝保收的稻田,年产量连年翻番,从10万斤猛增到80多万斤。

立下愚公移山志,劈山引水为人民。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以实干苦干带领乡亲力拔穷根。黄大发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为民谋利终不悔的精神品质,深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底色。在打响脱贫攻坚战的今天,需要更多黄大发这样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好党员、好支书、好干部。

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黄大发,汉族,贵州遵义人,1935年出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至1966年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民主村村委会主任,1966年至2004年担任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曾先后被遵义地委、行署授予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范,2017年入选“贵州榜样?最美人物”。

“自从有了这水渠,村里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旱灾。”说起屋后的水渠,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最偏远的平正民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村民杨持禄充满了感激。

杨持禄所提的水渠,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系在悬崖绝壁上的玉带,绕过了三重大山,穿过了三道绝壁,绵延7公里多,汩汩清泉从中顺流而过,滋养着沿线的百姓。

带头修建水渠的,是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82岁老人黄大发,村民故而将水渠称为“大发渠”。

“不修好水渠誓不罢休”

提起草王坝,当地及周边地区稍有年纪的人都熟悉这样一句顺口溜,“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深究贫困背后的原因,缺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一年的收成全指望着老天,十年九旱,年年吃救济粮。”昔日的情形,村民夏时江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全村只有一口望天水井,“别说浇地,吃的水都不够”,村民不分昼夜排队挑水,“一个多小时才能等到一挑水”。

1958年,时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1963年,在黄大发的积极争取下,一个名为“红旗水利”的工程在村民吆喝声中动工。按设想,该工程完工后,将把7公里外的马家河水引入草王坝。

要修水利,渴怕了的草王坝人铆足了劲。但因不懂技术,没有水泥,修修补补十几年,马家河的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当时有人断言,“草王坝的人就是这个贱命,别再想吃上白米饭”。

第一轮修渠就这样失败了。但黄大发不服输,“不修好水渠誓不罢休”,一直关注水利技术的发展,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让全村人吃上马家河的水。为了学习水利技术,他还到区水利站跟班学了3年。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水泥、炸药等工程物资的日益充足,再修水渠的时机已然成熟。

曾经失败的经历,让村民的心散了,再修水渠的提议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舅公杨春发就是其中之一,他指着黄大发说:“你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

信心满满的黄大发也不示弱:“这次不把水引进来,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黄大发召开群众大会,反复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全村百姓。同时,黄大发还争得上级部门支持,筹集建设资金近30万元。水利部门也派来技术人员测量工程,选定线路。

1992年1月16日,随着一声炮响,水渠正式开工。

虽然决心大,但困难真不少。

线路所经过的三处悬崖,让人望而却步。紧要关头,黄大发冲了上来。

道路不通,水泥、砂子、炸药等建材只能人背马驮运上工地。为了背材料,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天亮出门,深夜归家。有一次,天降大雨,为了不误工期,黄大发带领村民冒雨前行,“摔了好几跤,脚板都磨破了皮”。

修渠期间,每天200多人带着红薯、冷饭扎进深山,施工队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紧跟其后砌墙筑渠,“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归家”。作为带头人的黄大发,为防止材料丢失,常在工地上和衣而眠。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二女儿和13岁的大孙子相继因患病离世。但为了水渠,黄大发安葬好亲人后,抹掉眼泪,婉拒村民让其休息的劝阻,带着工具又上了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草王坝人用双手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跨3个村、10个村民组,宽6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渠。

1994年4月份,全长7200米的主渠建成,并于当年7月正式通水。通水当天,村里的群众杀羊摆酒,庆祝一番,“大家比过年还高兴”。

1995年春,长2200米支渠也建成了。至此,草王坝人翘首以盼几辈子的水,终于流进了家门口。

“为了脱贫,必须带着村民一起干”

作为党支部书记,村里什么不足、群众期盼什么,黄大发就带头干什么。

“要吃白米饭,就得大家干。”通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黄大发又争取资金购买了大锤、钢钎,带领大家实施“坡改梯”。

当时,黄大发经常在陡峭荒坡上爬坡下坎,好几次险些摔伤。在他的带领下,经过3年的艰辛劳动,草王坝人硬是从荒坡上改出了450亩梯田,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一年的粮食收成,够吃3年。”村民黄大明笑称,“有了粮后,群众的腰板都挺直了”。

脱贫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功。“为了脱贫,必须带着村民一起干。”

此后,黄大发又相继带领群众集资拉通了电线,修通了通村公路,极大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自幼父母双亡的黄大发,识字不多,“一本《三字经》都没读完”。因为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在乡里领了东西,签名都不会”。真正要拔掉穷根,还是得靠读书。为了让后辈们不吃二茬苦,黄大发对教育十分上心。“有了文化,村里就能发展快些,即使出门打工,工资也高点。”

在黄大发带领下,村里的小学多次迁址,校舍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在1997年,黄大发争取乡政府支持4万元,多次协调土地,将学校由偏远的高家坳搬迁至人口相对集中的艾子田上寨,建成砖木结构的校舍3栋。

时任村小代课教师的徐国棋告诉记者,“新学校学生上学路途缩短了,教室也更宽敞了,代课教师也增加到6人”。

黄大发的儿子黄彬权当时也是学校的代课教师,因为收入微薄,黄彬权便到周边去打工,“打工一天能挣60元,做代课老师一个月才有90元5角。”知道消息后,黄大发给儿子做工作,最终将其叫了回来,继续代课。

在村小原校长徐开祯老人的记忆中,每到新学期开学时,黄大发都会来学校查看学生报到情况。“没来上课的,他都会帮忙上门催。”

当时,村小只有一间厕所,黄大发就自己掏钱买来水泥、石灰,带领两个女儿又修了一间厕所。

如今,村里的小学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变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的重点村级学校,在校学生50多人,“除了本村的,还有不少周边村子的。”在黄大发的重视下,仅百余户人家的草王坝,已经走出了23名大学生。“现在我们草王坝是个出读书人的地方。”

“党员身份和责任,时刻不敢忘”

“心中要时刻想着群众,多为群众做点事。”村里的事情,黄大发却干得比谁都起劲。入党时,黄大发就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底,当好群众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当年为了让“大发渠”尽快立项,黄大发身着单薄的衣裳、穿着破胶鞋,从草王坝用两天时间,冒雨步行200多公里赶到县城,找水利部门。“见到他时,嘴唇都冻乌了。”原遵义县水利局副局长黄著文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58岁的村民唐恩良告诉记者,当年为了砍出一条电线线路,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衣服都被刺破了”。

修水渠用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但掉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徐开美至今仍记得,当时家里的灶台坏了,让黄大发拿点水泥来修补一下,都被断然拒绝。

……

2004年,年近古稀的黄大发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下来,但他离岗不离职,仍然时刻关注村子的发展,“虽然不是支部书记了,但我还是共产党员,党员的身份和责任不敢忘”。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黄大发这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平正民族乡党委召开会议,作为离职村干部的黄大发在会上发言时,将村里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说得有条有理,让乡党委书记张文富暗生敬意,“没想到一位老党员还能有如此深入的思考,佩服”。

去年,黄大发外出参观时,看到新农村的新气象,回来便建议村里调整产业结构,目前650亩胡柚已经种下地,“再过几年,就能有收益”。

时至今日,黄大发为之脱贫奋斗了一生的草王坝仍是播州区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脱贫任务还很艰巨。可喜的是,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发展项目正加紧实施,黄大发梦想的实现,指日可待。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