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资料【全文】

思而思学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盐边发展,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党委的新要求。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搜集的关于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关于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资料1】

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开展好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作风建设出凝聚力、执行力、竞争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要求越来越细致严格,有效遏制了各种不良风气,社会正能量大大提升,以清新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初见成效,相信这些变化大家都深有体会。区级政府直面基层群众,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与广大群众紧密联系,我们的作风变化群众最能直接感受,于细微处见真章,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能不能扎实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意义更为重大,也显得更为紧迫必要。

首先,切实改进作风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主要任务是坚决反对“四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是否满意是评判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百姓的生活是否安稳、是否幸福,与我们是不是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以改进作风的实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成“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活动、暖心活动,真正与群众贴得更紧,靠得更近。

其次,切实改进作风是提升政府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是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作风是一把重要标尺,它检验着政府执行能力的优劣,体现着政府形象的好差。“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已经完成的小事,胜于计划中的大事。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必须找准各自的职责定位,更加注重执行、更加注重实干、更加注重效率、更加注重实绩,真正做到转变职能的步子更快、开拓创新的思路更宽、破解难题的办法更多、推进工作的力度更大,让“行胜于言、实干为先,务实落实、立言立行”的风气蔚然成风。

第三,切实改进作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民本意识不够浓,对群众利益诉求漠视、轻视、忽视,不接地气、漂浮在上的现象客观存在;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群众缺少感情,对群众的所需所盼不够了解,身上的灰尘少了,脚上的泥土少了,与群众离得远了。工作干劲不够足,一些同志好高骛远,工作不实,对待困难缩手缩脚、遇到矛盾畏首畏尾;有的习惯于搞形式、走过场,工作大而化之、抓而不实,总结工作用加法,接受任务用减法,汇报成绩用乘法,查摆问题用除法,注重“门面”和“窗口”,不管“后院”和“角落”,工作太过虚空。大局观念不够强,对待工作持有应付心态和消极情绪,领导督办紧一点,落实力度就大一点,督办力度松一点,就拖而不决不办。自律要求不够严,有的同志自认为小节无所谓,要求松点没关系,殊不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服务效率不够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有的随意承诺,有诺不践、言而无信。要让群众“叫好”,就要敢于向问题“叫板”。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强有力的作风建设,对各类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来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扫除”,一项一项地抓、一个一个地破,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实现作风建设与问题化解的双推进、同提升。

作风建设看似虚,实则实,转变作风绝不能流于形式,成为“一阵风”,必须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我们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民本意识,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兢兢业业干工作,全力以赴抓落实。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作风问题根源在思想,在信念。人是要有信仰的,没有信仰,就会失去信心、迷失方向,也就谈不上奉献、干不成事业。很多问题追根溯源在于奉献意识淡漠、个人利益看得太重,说到底是缺乏理想信念或者说是理想信念不坚定。鲜明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的内涵是什么?强调,共产主义是远期目标,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具体化目标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改革“深水区”,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纷繁复杂,各种诱惑接踵而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该怎么办?虽然身处基层,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放弃对理想信念的执着。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和追求。作为基层的领导干部,我们的理想信念应该是什么?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履其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职责范围内的事办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努力实现好人生价值。《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演讲时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坚定理想信念,要真正将个人的贡献作为同社会的发展进步、同国家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起来,以个人的点滴细微之力汇聚凝合成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坚实之力。我们肩负着群众所赋予的权力和使命,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竭诚为公。

二、要坚持群众路线

必须深入群众接地气,任何时候群众路线都是我们的生命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只有接足地气才能更有底气,只有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访民情、解难题要实实在在、不走过场,不添乱,群众的手要握,群众的门要进,群众的凳子要坐,群众的意见要听,群众碰到的困难和反映的问题要想方设法给予解决,努力让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以走基层增感情的实际成果赢得支持、取信于民。要主动、经常性地深入联系点开展工作,多听群众的真实意见,真心实意与服务对象交朋友,实实在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必须心系群众求实效,要始终坚持不与民争利,只为民谋益,经常做到扪心“三问”:问宗旨,想为群众做什么;问能力,能为群众做什么;问效果,为群众做了什么,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我们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在担任知县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从萧萧而作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难,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系于百姓,体现出浓浓的民生情怀。身处封建社会的郑板桥尚能有如此的觉悟和感受,以古鉴今,我们更应该体恤民情民力,要着眼民心民意,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必须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是小事,但是对于群众而言就是大事,可能是生活的全部。只要真心诚意地把这些“小事”办好、办实,群众就会满意,就会叫好,就会永远记得你。最近,我们收到了谏壁雩北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写来的信,在信中,她告诉我们现在每天都能乘坐公交专线安全地上学、放学,对区政府关心谏壁地区学生上下学问题表达了感谢。对政府而言,投入不多,确实不算一件多大的事,但是对于学校,对于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却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每天坐着校车上学放学不但可以避免严寒酷暑的恶劣天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更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他们是从内心里感激政府为他们办了实事。这件事让我们深受教育,启发很多,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多做这样看似很小,但能帮老百姓解决大问题的事情,多为群众谋民生福祉。

三、要提升情操修养

修身之要在于提升情操修养,德之不厚,行将不远。作为基层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第一,要端正态度,改善心态。现在,有些同志得了不小的心理病、情绪病,看到别人比自己收入高,提拔比自己快,就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作家刘心武说过,“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这句话讲的正是知足常乐、知止不殆的道理。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不否定追求政治进步、待遇提高这些人之常情,但要懂得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保持开朗达观的平和心态,明白“知足”方能“长乐”,正确对待自己的“进”与“退”,要相信无论哪个地方,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无论哪个岗位,都能够干出一番业绩,努力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保持良好定力,宠辱不惊,泰然处之。要常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始终保持踏实沉稳的平常心、奋发有为的事业心,思想有定力、心有主心骨,时刻铭记群众的重托,用百姓给予的权利干好工作、干出实绩。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关系,服从大局,关心基层,该放的权坚决放,该支持基层的坚决给,不该派给基层的活坚决不安排,努力为社区、为基层“减负”。

第二,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是要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态度原谅别人。所谓严于律己,就是要时刻都不放松“党性意识”这根弦,不断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能力,努力应对复杂情况的考验。同时,要做到躬亲自省,常常以他人的前车之鉴来教育和告诫自己,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符合党员,符合领导干部的要求,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谓宽以待人,就是要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理念,想问题、办事情从大局出发,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为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面对摩擦、误会和纠纷,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以厚载物,以宽容人,努力做到“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

第三,要正派做人,认真做事。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加速变化,导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并由此产生观念的差异和冲突、社会利益矛盾和问题等,人们普遍感到社会上的浮躁之气越来越重,“和气”越来越少。一个人一旦染上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好高骛远。曾专门以“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并把“自豪不自满、昂扬不张扬、务实不浮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既要有批评别人的勇气,更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心胸。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克服浮躁情绪,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功夫下在推进工作上,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

第四,要克己奉公,清廉从政。每个人都要始终恪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行得正、坐得端,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要崇尚节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既要防止决策失误、预算失策上的浪费,又要遏制“舌尖上”、“房子上”、“会议上”的浪费。时刻铭记“小节不拘,大节难保”的道理,不管是在工作圈,还是在生活圈,都要从微小细节之处管起抓起,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带头落实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克己奉公、公正廉洁,少一点排场多一份实干,少一点享受多一份付出,以为政清廉取信于民,以秉公用权赢得人心。国务院、省市政府前段时间分别召开了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对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以实际行动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取信于民。要把强化财经纪律作为反腐倡廉的一个重点,把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和预算公开,强化审计监督,严格公共资金监管。

四、要加强能力建设

干大事、创大业,作风和能力建设,二者缺一不可。作风建设是保障、是动力,能力建设是基础、是前提,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第一,要更加善于创新。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大趋势、大潮流对我们既是契机,也是挑战,不日新者必日退,我们必须更加自觉主动地将创新意识和举措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求新、求变、求突破”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对于各街道、园区而言,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总结更多破解难题的新经验,创造更多的率先领先;对于机关部门来说,创新就是要更好地对接上级要求,立足发展实际,研究落实既有突破性、又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形成更多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立足岗位不断创造新业绩,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形成创新的思维受到鼓励、创新的实践受到支持、创新的成果受到保护、创新的失败受到宽容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更加勇于攻坚。当前,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诉求的日益多元,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面对困难不畏难,直面困难解困难必须成为我们应当具备的姿态和素质。在工作中,即使矛盾再多、困难再大、压力再重,都要拿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工作状态,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奋力作为,以狠劲、盯劲、韧劲去攻克破解一个个难关、化解消除一项项矛盾,确保不上交问题,不下移困难。

第三,要更加敢于担当。提出好干部20字标准,其中敢于担当是重要一条。敢于担当,既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更是一种应有的政治品格。工作有难易之分,能力有高低之别,但一项工作能不能推进到位、落实到位,最终还是看是不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不避繁难、不辞辛苦,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确保各项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多为发展“挑担子”,多为破解难题“冲锋陷阵”。政府是一个整体,虽然各条线、各部门分工不同,但都是“行政链”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彼此配合,尽职担当,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必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分责不分力,对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更要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尤其在职能交叉、分工不尽明确和边缘性责任等问题上,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高效统筹调度;协办单位要服从牵头单位的安排,自觉履职,勤勉作为,确保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任务都得到全面落实。

第四,要更加雷厉风行。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我们干工作、做事情,必须要有一股雷厉风行的工作劲头,有一种说干就干的效率意识,对部署了的工作,要强化督查,一抓到底;对选准了的项目,要一着不让,加快推进。牢牢绷紧时间这根弦,始终保持满负荷、快节奏的工作状态,真正使工作快上手,项目快推进,任务快落实,矛盾快处理,目标快完成,效果快见到。

【关于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资料2】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活动,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检察机关,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用党的群众观念指导检察工作实践,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体检察干警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以优良作风做好检察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加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党课,牢记宗旨意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既是由检察机关根本属性所决定,也是“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为民务实清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也是检察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然执政为民,同时为民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检察机关做到为民,就是要突出体现在执法为民上。对检察机关党员、干部而言,落实为民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向群众“问计、问需、问检”,深入开展“进乡村、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大走访活动,把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各项检察工作,增强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务实反映了我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群众工作的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依为命的,只有务实才能为民。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有一种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来把工作搞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要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务实是检察机关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是推动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弘扬务实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检察工作更好地符合群众意愿和司法工作规律;坚持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下决心、用恒心改进会风、文风和执法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狠抓执行力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政令、检令畅通。

清廉是检察职业道德的准则。首先,清廉是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就应当为人民服务。权力具有两重性,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但是如果缺乏制约、监督,也可能成为谋私的手段,权力是可以腐蚀人的,而且这种腐蚀跟给人带来的利益成正比,所以越位高权重越不能以权谋私,所以强调清廉特别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活动将县处级以上干部作为重点的主要原因。其次,从做好工作的角度来说,清廉也是重要的条件。因为领导干部做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得到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需要有人格力量。人格力量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当权者的言行对群众的感染、激励、教化作用特别重要,“上能同甘苦下能共安危”。领导者率先垂范,身正令行,保持廉洁,那就使工作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反过来说如果自身不廉洁,人家就根本不信,所以没有清廉,群众路线就是一句空话。对检察机关而言,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检察官的基本操守。对检察机关党员、干部而言,保持清廉本色,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廉洁操守和浩然正气;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做人、处事、办案、用权、交友的底线;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权力观,确保检察权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坚持从严治检,保持对自身腐败问题的“零容忍”,以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坚持“五个有机统一”,践行执法为民

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对检察机关而言,最终要体现在办案实践中,落实到执法为民上。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在查办和预防涉及民生职务犯罪、打击涉及民生刑事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以执法为民的实际成效回答人民的所思、所盼、所忧、所需。

坚持执法为民,把依法履行职能同坚持群众路线有机统一起来。检察权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一个案件办得好不好、公不公,要先问问老百姓的感受。老百姓能接受、能认可,才算公道案。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执法办案三个层次目标:一是“定分止争,明辨是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经得起检验。二是“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深化职能,积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司法对社会的调整功能。要通过执法办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检察工作同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尊崇宪法和法律,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调解经济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要坚持专群结合,健全群众参与检察决策、评判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机制,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检察工作。

坚持公正司法,把强化法律监督同维护群众权益有机统一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案等数起冤假错案相继曝光,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万分之一的错案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我们要认真贯彻重要指示,坚持原则,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强化法律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错必纠、有冤必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对上访群众,有理的,要纠错到位,还群众公道,恢复被损害的公正;对有情绪的,要耐心教育引导,解开“心结”,平复情绪;对有困难的,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高度重视民意,把提高司法公信力同密切联系群众有机统一起来。司法公信源自群众满意。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用公正赢公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途径。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制度,联系点要设到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群众工作形势复杂的地方。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学校,为群众送法律送服务。深化检务公开,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让人民监督权力。

注重增强本领,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做好检察工作,提高法律监督能力,都需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真正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倾听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讲话让群众“听得进”;提高依靠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提高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的能力,处事让群众“信得过”;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法让群众“心里服”。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执法公信力

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是“四风”盛行问题,由“四风”所引发的脱离群众现象是最大的危险之一,它不仅事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而且事关人心向背和检察事业的成败。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第一要务,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检察机关形象,赢得群众支持。

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在整个作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要武装思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学习,使全体检察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确立司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要建立健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细化各项学习计划,使中心组、支部党员的理论学习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坚持将政治理论教育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业务建设相结合,做到业务工作和纪律作风教育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积极推进纪律作风教育的常态化。要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结合近年来持续开展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采取座谈会讨论、上党课、以案说法、以案析理等形式,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党章、中央八项规定、执法办案规范等文件和规定,增强干警的党纪观念和自律意识,提高遵守党纪条规的自觉性。

努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就是要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遵守检察办案纪律、工作纪律以及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实现自身净、自身硬,这就需要我们在抓好思想纪律作风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制度约束、强化检务督察。要坚持从严治检方针不动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最高检检察院“十个严禁”的规定,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彻底刹住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的奢靡之风,坚决纠正纪律松懈、上班迟到早退以及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等现象。要以领导干部和执法办案活动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强化干警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推行首案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实行查办案件上管一级制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踏实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检察机关的生活作风是干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是思想品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高度重视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营造好自己的交际圈子,不要交不该交的人,不仅要管好我们八小时以内,还要管好八小时以外。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不要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正确树立个人的权力观、地位观、人生观、利益观,真正做到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人民检察官生活作风积极向上的本色始终不变。

认真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执法作风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权益、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要始终坚持执法理念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作风文明、执法语言文明,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约束,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执法作风,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的社会公信力,提高群众对依靠法律维护权益、解决问题的信任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