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新学期周记范文

思而思学网

又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按照惯例,只要是第一节课,老师总会先教育一番。于是第一个星期往往是自修课多、作业少。我们只好预习,然后做发下来的作业本。

大家都认真地做,提前做。有的科目刚上了一节课,我已经快把一个单元的作业本做完了。同桌大概还没从寒假闲适的气氛里缓过来,这本书看看,那本书翻翻,作业本压根就没怎么动过。一看我做了十多页,大吃一惊,慌忙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做了十多页,于是不满地发牢骚:“做这么快干什么,反正迟早要做。”“就是因为迟早都要做,早做好就会余下更多的时间呀。”同桌立刻强有力地回击道:“人,早晚都要进棺材的,难道也要早些进去吗?”

这话说得很不好听,但仔细想一想,也不无道理。不是所有早晚都会来的事都尽早做了好,但也不能对早晚都会来的事采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态度。这对待早与晚的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心态?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呢?

我觉得同桌的话前半句是很有道理也很现实的。是,人是迟早都要进棺材的,死是早晚都要来的。既然它是早晚都要来的事,我们何不像史铁生那样坦然?“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我们无法左右这个节日来得早或晚,不如就坦然地等待它盛大地降临吧。

我们能掌控什么呢?就是在这“早”与“晚”之前,操纵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该做的事。记得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每天坚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朋友总劝他悠着点,他却说:坟墓里有的是时间。虽然我不赞同像他一样拼命地工作,但却钦佩他的努力,在早晚都要到来的死亡之前的努力。既然早晚都是要完成的,那就应该尽早地去完成。我们可以尽力去操纵它,让它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同样,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其它有意义的事?

但也不是所有可以人为掌握的事都提早完成得好,这就关系到一个利用时间的质量的问题了。依旧拿作业来说,假如很早地去尝试完成它,但是由于没有学习过,不熟练,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习它,而实际上学了以后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完成。这样一来,及早地去做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可见,时间也是存在性价比的,关键看人们如何掌握。

人是迟早要步入社会的,不如及早地去接触它;饭是早晚要吃的,却无法一口气吃完一辈子的饭;考试是迟早要来的,不如及早地去准备;婚姻是早晚会来的,却不可尽早地去尝试。世间千千万万“早晚”的事,说到底便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如何发挥时间最大的价值。这普普通通的早与晚之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