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养老待遇公众不满意什么?

思而思学网

最近有两篇在内容上是“互联互通”的文章,一篇是《海外公务员退休待遇比普通人高》,一篇是《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由于撰文的对象是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公务员,撰文的事由又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退休养老。因而,仅就吸引眼球而言,可谓大获成功。

然而,这些文章很不专业。如同一位网友所说,原本是想证明(公务员退休的)“高待遇”的“合理性”。但从网上的反应看,最后导致的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平心而论,这两篇文章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作者对“养老金待遇”这一事物本身的阅读能力不够,过于肤浅,过于表面。

“双轨制”本质问题是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太低

我一直认为,简单地讲养老金“并轨”,实际上解决不了问题。南方有个特大城市,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就已经一起“并轨”了。但是,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仍然按不同的待遇标准。难道这就让公众觉得养老金待遇已经“公平”了?在这个城市,更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领导一直抱怨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制度补贴太多,一年100个亿。其实其中大量的资金应该是用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上了。

从文章列举的几个国家的情况看,公务员的养老金待遇,总的来说,是比普通劳动者高。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经验是,养老金待遇分成两个层次为好,包括基础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即文章所讲的美国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日本的“国民年金”,在这个层次上讲公平,公务员与普通劳动者的所得基本上差不多。补充养老金,即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日本的“共济年金”和“厚生年金”,与效率挂钩,多交多得,公务员和普通劳动者的差异主要在这里。实际上,试图在一个制度内既讲公平,又讲效率,其实是很难办到的。

所以,我特别强调,“双轨制”的问题,本质上是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太低。如果要彻底改革,就应该按养老金待遇分两个层次的思路改。如果暂时不想动整个制度框架,就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最近传来消息,将继续按10%的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一提高,平均数应该高于2000元了,这个金额已经与一部分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相近。

民众更在乎的是公务员在干什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所有的劳动者工薪和福利保障待遇绝对平等是不现实的。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所从事的工作是复杂劳动还是简单劳动,或者说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程度和教育程度如何。另外,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还意味着在受教育阶段个人和家庭所投入的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学历越高,工薪越高,世界各国皆如此。

从社会保障的理论来说,养老金是劳动者一部分工薪收入的延迟使用,因此工资高也意味着退休后养老金待遇高,这通常是正相关的。要抹平社会上的心理落差,如前所述,将养老保险制度一分为二,应该是更明智的选择。

这两篇文章这次只帮公务员说话,没有提及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这很不公平。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所谓3000多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中1500万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有800多万是医护人员,一句话,事业单位中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在企业工作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其实在国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养老金待遇,是要高过公务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普斯批评中国的年轻人当公务员是“严重浪费”,但也不是要让他们都不上大学而去从事简单劳动。

最后,从新京报的问卷调查来看,人民群众其实更在乎的是公务员在干什么?真正是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加上收入和财产公开透明,那么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也包括养老金,待遇高一点人民群众还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的问题是,常见的是公务员没有严格地依法行政,而且“自由裁量权”太大,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其实是这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