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科技创新论文最新篇

思而思学网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主题构成要件,是体现论文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科技创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科技创新论文(一)

摘要:编辑加工是整个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稿质量,使之在内容上能准确、简明地报道研究成果和传播科技信息,在表达上能符合论文撰写和编排规范,从而达到发排稿的要求所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编辑加工是对编辑业务素质的全面检验,保留作者原创风格,注意调整文章结构、突出重点,对段落、语句的锤炼,注意参考文献的勘误,注重自身文学水平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编辑加工;业务素质;原创风格;文章结构;思考和实践

编辑加工是指编辑人员对决定采用的文稿进行进一步审读、修改、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1]。编辑加工是整个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稿质量,使之在内容上能准确、简明地报道研究成果和传播科技信息,在表达上能符合论文撰写和编排规范,从而达到发排稿的要求所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编辑加工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但如何系统地、规范地加工科技论文,编出水平、编出特色、编出风格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的。

一、编辑加工是对编辑业务素质的全面检验

编辑加工工作无疑是一项独立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一项好的研究成果,用一篇好的学术论文来表述,可以相得益彰,然而,有了好的研究成果,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论文;好的学术论文必须由作者,有时也有编辑的参与,对科研成果进行科学的、重在“实质上的”再创造。大多数作者的原稿,即便是审稿后经作者修改过的稿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把一篇篇比较粗糙的文稿,加工整理成符合出版要求的一种艺术品,奉献给读者,它们就能在学术交流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论文编辑加工包括内容、技术、文字三方面[1]。内容的加工要注意政治性问题的处理和审查,如违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问题及法律法规和我国领土主权问题、涉外问题、民族等;也要考虑到法律性问题即是否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文稿的科学性问题,如材料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数据错误,图标设计是否合理,定义、判断、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规则,论述是否片面,结论是否矛盾和保密性问题等。技术的加工包含了插图、表格、数式、量和单位、字母等方面的内容。文字加工包含了文章篇章结构的审视和调整、病语病句的修改、错别字的纠正,以及标点符号的订正等一系列的语言文字加工。编辑人员要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树立严谨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仔细认真的工作作风,广泛而扎实的学科知识,较高的业务素质,形成行之有效的编辑加工程序,有侧重点地勘误,确保科研成果的准确发布,不断从编辑加工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优秀的编辑业务素质,使得加工后的文稿题名确切鲜明,摘要准确合体,关键词准确,正文结构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精练,图标科学、规范,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科技论文编辑在编辑文稿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的关系,同时应尽量保留作者原创风格

《著作权法》规定,编辑“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正,应当经作者许可”。在实际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应正确处理“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的关系,不能以“文责自负”为托词不认真加工,也不能以“把关”为由对文稿随意进行不负责任的修改。科技论文与文学性作品不同,具有严谨、准确的风格。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一般编辑往往很难把握住“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坚决不改”的原则[2]。遇到原创写作中有不符合我们自身写作表达习惯的地方,或是不符合科技论文写作风格的时候,应尊重作者的劳动和写作风格,不能从编辑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出发,按自己的想法去改动论文中并无重大过错的地方,这样不仅破坏了作者的原创风格,而且还破坏了论文中蕴含的作者独特语感和表达习惯,使得整篇论文变得平淡无味,可读性极差。同时,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作者或有关专家,不是十分有把握的问题,要翻资料、查工具书,找到根据后才决定是否要修改,修改之处一定要核对、改好。特别是避免把本来对的地方改错了,也不要使错的地方修改后还是错的。编辑加工修改的意义在于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使原创论文更具有条理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而不应该盲目地抓住精练、严谨的原则,忽视了保留作者原创风格的重要性。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应该正视其重要性和意义,避免对论文原创风格的破坏。

三、注意调整文章结构,突出重点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虽然不同论文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优秀论文的结构层次必须布局合理,围绕文章主题深入展开,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突出重点,整篇文章系统严密,浑然一体,良好的结构层次是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3]。科技论文的结构层次的要求包括:

首先要围绕主题。主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它是文章的中心,要求正确、新颖、深刻、集中。如果论点不清晰,应该帮助作者理清思路,明确要阐述的主旨。其次要符合层次规律的要求。科技文章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去直述其理,以逻辑性强的客观叙述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层次规律要求科技文章的层次结构要遵循研究工作的规律以及客观事物或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所以材料(包括事实、数据和被实践证明的东西)必须充分、真实、准确。再次要衔接自然,符合逻辑,完整统一。总的说就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事实、数据、计算、语言准确,内容丰富,文字简练,调理清楚[1]。

四、重视对论文中段落、语句、词类的锤炼

整体把握仅仅是编辑过程的初步阶段,一篇经过编辑的优秀论文,应该符合精练、简洁的基本原则,这就充分依靠对具体的段落、语句的细致加工。科技文章中,语法语句的错误比较多,主要原因往往是科技写作人员认为不值得花力气去关注语法语句的错误,而许多科技文章的写作人员掌握了不止一种外语,受外语的影响比较大,将外语的说法和汉语的说法混淆在一起,影响了自己语言的规范性。

五、注意参考文献的勘误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撰写或编辑论文或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参考或借鉴。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的、广泛的科学根据,也反映了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1]。著录参考文献一般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正式出版物的文献,同时要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六、注重自身文学水平的培养

对科技文稿编辑加工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编辑人员自身写作水平的高低。科技论文语言修改,并非提倡脱离内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词,追求华丽。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把哆嗦、重复之处,改成简洁、精练的文字;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一个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够更好地编辑出优秀的科技论文。

参考文献:

[1]李昌兴.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张东涛,叶胜义,吴育娇,张秀玉.科技论文编辑保留作者原创风格的重要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4):75-77.

[3]肖丽.科技论文的结构层次及编辑加工[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8,(12):46-48.

科技创新论文(二)

摘 要: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人文精神以及通过物质来表现的各种形态的总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及方法手段的总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有潜在的可能性,而且还有内在根据的必然性。探寻两者融合的实现路径,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举措。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与科技强国战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可能性;必然性;实现路径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文化发展道路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SSKLZDKT2013058);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与措施研究――以山西省为例”(晋文办发[2013]147号);中北大学2013年度科学基金计划资助课题。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积累传承而凝聚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表现的总体体系,是人类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总和。[1]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思维过程及其他事物的认知体系和对这些事物改造的物质手段及方式方法。[2]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创造文化和革新科技的发展史。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相互排斥竞争,但它们又相互依存渗透。“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3]471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融合为一体,符合它们内在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进步不可抗御的趋势。

加强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的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工作。[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新型业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科学研究的支持机制,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表明了我们党在认识文化与科技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把握,同时也是党在制定文化与科技政策方面做出的英明决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显著标志。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富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探讨,有着现实的启示性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可能性

文化与科技虽然在组成要素、表现形态、运行规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并不是说两者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事实上,它们都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都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们之间还具有着彼此关联性。正是由于文化与科技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们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1.文化与科技都源自人类的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和智慧意志的积淀与升华。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5]428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劳动的产物。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方式,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和改造自身的活动的统一。这种实践活动,使得“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6]191实践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互动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过程,使得实践所产生的精神文化成果并不会由于每一代人的消失而消亡,反而会使这些成果在世世代代之间继承和传递,铸造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和内涵丰富的文化宝库。由生产实践所创造的文化精神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由落后向先进转化,由低级向高级迈进。而文化的灿烂辉煌,也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3]120

科学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来把握客观世界的特定知识体系。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人类在自然学科领域的重大发现不断推动着科学的发展。由此,马克思对科学有了清楚的认识,他说:“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7]170而这种财富正是人进行生产实践的结果,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7]137人们把科学运用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改造对象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就是在实践中连接人与客观事物的中间环节。在由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的实践要素中,手段是最为活跃的要素,一定社会的实践水平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是由实践手段的革新来决定的。马克思说过,客观事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8]48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不断探索整个世界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手段水平,直接带来了技术发展的革新。

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本质力量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得自然界成为自己之外的对象物。在对整个自然界进行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特有的人文精神及物质表现形式的财富,这就是文化;同时也形成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方法手段,这就是科学技术。正是由于文化与科技都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它们能够相互融合在一起。 2.文化与科技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它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本身的历史继承性特点,使得其世代传承,经久不衰。但是历代的人们在创造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时“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根据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在“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470-471这种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又赋予时代特点的精神文化,往往具有前瞻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先导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社会合理生产关系的先进文化,不仅对既有的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进行无情的鞭挞与批判,同时对即将来临的新生事物予以高度颂扬与肯定,激励人们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恩格斯曾指出,由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受社会的经济基础来决定的,但是反过来它们又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0]668正是由于观念上层建筑中的这些文化形态对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才使得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同样,科学技术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提高,社会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所带来的。科技的产生与发展由生产实践所决定,而科技反过来又作用于生产实践,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向来重视科学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认为科学是“革命的力量”。[5]602这种力量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图景,变革了社会的生产方式,提升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科学和技术推动着的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以及其他幼稚行为”[11],并且这种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6]193最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样,科技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12]96就是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7]188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的著名论断,把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它与经济社会的结合越加紧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加明显,它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与科技相互关联。文化根植于知识,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那么文化也就失去了生长发展的土壤。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而技术是科学知识的运用,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等。科学的知识体系与技术中具有知识形态的要素一起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与科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马克思指出:“科学则与前一代人遗留的知识量成比例地发展”[6]82,但又与这些时代“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12]96不无关系。这说明科技的发展也内含有文化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很少使用“社会科学”这一包含人文精神的概念,而更多时候用“历史科学”来代替。他们指出,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密切相联的方面即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4]与此相适应,研究自然史的自然科学与研究人类史的社会科学也是密切相联彼此制约的。马克思还指出,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6]194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科学(内含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内含有技术)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是相互作用、不可分离的统一关系。

文化与科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联性关系源远流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愈加紧密,愈加显著。现今社会出现的许多复杂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人口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等等,单独靠文化或是科技的力量是不能够圆满解决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和理解,付诸于实践才能有效地、全面地、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富有人性的文化在构筑起人们休憩的精神家园的同时,也为人们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由和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化是感性的,但其中也内含着理性的成分和因素。因为文化体系的构成并不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堆砌,而是要经过逻辑概括、推理论证而形成。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兴盛与衰微关系到整个社会走向的命运。纵观科技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得出它与特定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内含着的理性的自然主义和开明的怀疑主义思想,成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达到了当时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15]近代西方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但还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16]文化与科技的关联性关系,表明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孤立存在,它们只有融合在一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必然性

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繁荣的文化必然孕育出赋予这种文化烙印的科学和技术,科技发展的兴盛与衰枯都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关。同样,任何一种发达的科技都能够催生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折射出这个时代人们所崇尚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精神的科技是盲目的,没有了科学精神的文化是虚浮的。文化与科技是相互作用、彼此渗透的。正如列宁所说:“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到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是同样强大,可以说更加强大了。”[17]同样的,在现时代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潮流也是强大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它们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1.文化对科技的影响。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表现形式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它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部分组成。物质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是以具体器物形态表现的文化,它处于文化结构中的表层。制度文化是人们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体制、准则等,是以社会制度形态表现的文化,它处于文化结构中的中层。观念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是以社会意识形态表现的文化,它处于文化结构中的深层。三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观照,形成了与一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文化有机体。[18]而就文化对科技的影响来讲,它的三种形式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分别对科技起着承载、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第一,物质文化对科技的承载作用。物质文化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器物产品,这些产品是有形可感觉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如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些器物原本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成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物化的知识力量”[19]的体现。“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对于人没有意义,而人类运用科技“才能占有自然力”,[7]356把这些自然力变为有用的器物来服务于人类。而这些器物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与力量,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和改造能力,是特定时期社会科技水平的反映。所以,作为物质文化的器物就成为了展现科技水平的载体。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器物多寡直接影响到这个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科技必须物化到器物当中去。马克思认为,如果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直接应用就会对其发展起“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7]195影响;反之,科技则不会进步和发展。这是因为科技只有在生产中不断应用,转化为器物,才能不断革新和改进,由此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如果由于社会的某种重大变化或某种原因使得科技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已经创造出来的器物也就得不到更新,那么它“会遭受自然力的破坏性的作用”[20]64而解体消失,其承载的科技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一定社会器物的存在与使用对于科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制度文化对科技的制约作用。制度文化是以社会群体和组织共同遵守的规则、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等,但这些基本上都是由社会制度来决定的。制度文化因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性质的社会而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制度文化是通过特定的社会制度来表现的。虽然科技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但又与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在远古时期,人类依赖于自然的恩赐,膜拜自然的无限威力,“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6]534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既不可能对自然界进行认知,也不可能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只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人类由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以后,科技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时期,资本主义才“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7]359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20]576这个时期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凸显深化,已成为了科技发展“愈来愈大的障碍”。[21]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科技的发展才能摆脱异化的“局限性”,才能“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22]来造福于人类。

第三,观念文化对科技的导向作用。观念文化由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来组成,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居于支配和核心的地位,而且对科技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通过观念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科技应用的影响来实现的。一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科技价值取向和这个社会规范的科技运用行为。马克思在考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时,认为这“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20]5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也谈到:“正是由于自然科学正在学会掌握二千五百年来哲学发展的成果,……它才可以摆脱它本身的、从英国经验主义沿袭下来的、狭隘的思维方法。”[3]17这些都说明观念文化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当社会上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与科技的内在精神气质相一致时,就会为科学研究热潮的掀起和技术创新风尚的流行提供浓厚的人文氛围,以此推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反之,就会延缓或阻碍科技的发展。

2.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为认识和探索整个世界的思想升华,科技以人的精神生产的方式参与了人类文化的创造过程,并且不断推进社会文化由低级及向高级的演化。科技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物质文化的带动作用、对制度文化的推动作用和对观念文化的触动作用。

第一,科技对物质文化的带动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不断创造着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随着它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它的力量随之凝结在各种器物产品当中。马克思谈到:“科学的积累和再生产,科学或多或少直接决定物质生产过程。”[23]而这个过程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12]927人们运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着各种器物形式的物质财富,以此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创造出来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造福于社会大众,结果使“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6]77这时“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5]258当然,这个文化中包含有物质文化的诸多形式。可见,科技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作为科技物化形态的生产力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科技对制度文化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随着人类不断探索整个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它的每一次具有划时代的进步都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推动着社会制度文化的变迁。马克思曾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有力的杠杆”。[24]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科技随其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相应地建立或解体。马克思清晰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他说:“现代运用机器一事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关系之一。”[10]46由于当时工业革命的完成,先进的科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旧有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变革”,[9]378从而根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新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随之确立起来,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马克思总结到:“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6]602正像科技在变革封建所有制关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样,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技“为用真正社会的生产制度代替雇佣劳动制度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25]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解体”。[26]“创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那些科技力量,“现在已经由于接连不断的商业危机而使这个社会走向崩溃并且最后走向消灭。”[27]可以预见到的是,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对以社会制度为表现形态的制度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也能够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以期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使得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演进。 第三,科技对观念文化的触动作用。观念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灵魂,它决定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运用科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是凝结着这个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对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之后,最终会作用于文化的核心层次即观念文化。马克思虽把科学看作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有力的杠杆”,但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把科学看作是促进观念文化进步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7]338可以看得出,科技对观念文化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马克思还说:“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都会使观念文化领域“改变自己的形式”。[28]281“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28]280都会推动观念文化的进步。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人们不断地把更多的客观事物纳入社会需要的范围之内,使得已有的主客体价值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这样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也就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对价值观念的影响日趋显著,人们也就拥有了更多的适合于他们的价值选择了。科技不断丰富观念文化的内涵,不断注入观念文化新的活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

三、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实现路径的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但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把两者的融合由理论变为现实,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外许多学者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现路径做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探讨两者融合实现路径的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当代融合,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1.更新观念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出发点。人们对于文化与科技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或者只重视文化或者只重视科技。这种偏激的态度,直接导致了文化与科技的排斥与分离。因此,要弥合文化与科技的分裂状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就应该从更新观念着手。长期以来,在社会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人文主义倾向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推崇情感思维,反对理性判断,贬低科技的社会作用,对科技持否定的态度;而科学主义倾向则提倡科学至上,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争端和所有问题,把科学置于现代“图腾”的地位。这种倾向排斥压抑人文文化,完全忽视了人文文化的判断导向作用,致使科技偏离了人类追求理想的正确轨迹,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坚持不懈的科学实践,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他在哲学上的研究。他认为,科学和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尊严,而精神上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比这些更重要。[29]事实证明,科技并非万能,它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并不单单取决于它的工具理性,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正确价值判断。所以,更新观念,正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及社会功能,是实现两者一体化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举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关键点。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永恒事业,肩负着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就人文教育来讲,它的目的是教人如何做人;就科学教育来讲,它的目的是教人如何做事。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学校和社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举,加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有效沟通,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始终关注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他曾指出,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还应该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关注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0]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表明,随着自然科学彰显的巨大力量,使得理工学科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文学科则受到冷落而得不到与理工学科同等的重视程度,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文学科教育和理工学科教育互不关联,各自独立单一化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彻底解决两种学科教育的统一互补问题。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文学科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而理工学科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精神。为此,需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再让教育仅仅成为改变学生命运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使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31]所以,学校和全社会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兼顾并举,逐渐培养社会成员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样就会为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提供关键性的条件保障。

3.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契合点。“以人为本”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人”就是人民群众,是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本”就是存在根据和目的归宿。可以这么说,以人为本的远景目标是实现人类彻底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实目标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佳契合点,这是因为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而且还是进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建设的遵循原则。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构建人们心灵休憩的精神家园。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目的就是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人们以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最大满足。科学具有“祛魅”功能,它使人们挣脱迷信和宗教的束缚,获得理性的自由。同时,科学从不献媚于“金钱”和“权贵”,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真理为整个人类服务。我们进行科学上的探索和技术上的创新,就是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每个人能够得到物质上的最大满足。正是由于以人为本是文化与科技的共同目的归宿,这也就成为实现它们融合的最佳路径选择。

4.体制创新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着力点。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并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就文化体制创新而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克服了原有计划性文化体制的弊端,铲除了长期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了文化生产与文化需求之间的问题矛盾,由此使得文化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就科技体制创新而言,自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们在科技运行体制、科技组织结构体制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重大的调整,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文化体制与科技体制在各种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科技研发创新体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创造创新的文化发展环境,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32]进行文化体制和科技体制创新,实现两者的交叉互补,互溶互通,建立文化政策和科技政策密切相关的政策体系,使得文化政策和科技政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3]以此建立起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两者共同推动的发展。 5.解决现实问题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落脚点。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当代融合,目的就是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于各项事业。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发展趋势,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全球化潮流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交融对话,但也存在着对立和冲突,甚至有文化霸权的出现。在科技领域,不同国家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协调研发,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科技垄断,阻碍了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加强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国力。当前,在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来解决。如增加国民经济总量问题,可以大力发展被誉为是当今社会“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来解决,而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所产生的新型产业。再如,在生态问题严重的现在,可以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化和推行生态科技来解决。通过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支撑平台,建立融合的保障体系,拓展融合的领域范围,以此逐渐提高二者融合的社会效益,使它们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这才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义所在。

文化与科技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关联性。正是由于文化与科技的这些特点,使得它们的融合成为可能。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影响关系,又使得它们的融合成为必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历史的感召与现实的呼唤的统一,它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在国际复杂的形势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积极进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论探索,努力寻求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现路径,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逐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2]陈筠泉.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本书编写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7-16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15][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M].袁翰青,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17.

[16]洪晓楠.科学文化哲学的前沿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8-199.

[17]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3.

[18]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46.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0.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67.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57.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7.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0.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9][美]海伦杜卡斯,巴纳西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5-6,61.

[30]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310.

[31]毕娟.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与路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93.

[3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259-260.

[33]肖庆.文化科技创新: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61.

科技创新论文(三)

摘 要: 结合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实际,系统总结了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给出了几点提示及建议。

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 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建议

科技论文通常由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5部分组成[1-2]。优秀的科技论文一般具有写作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图文并茂、行文流畅、一气呵成的特点。在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过程中,发现作者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疏忽及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论文题名表达不确切、不鲜明

题名为论文的点睛之笔,是论文的总纲、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因此,其表达首先要确切,能够正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体现论文内容的专业范围、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其次要结构紧凑、鲜明突出,能一把抓住读者的眼球,引来读者的阅读兴趣。题名一般以不超过25个字为宜。尽量少用“研究”二字,避免使用“浅析、浅谈、浅论”之类的标题术语,需要时可用“简论、简析”。

而作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有的论文题名过于笼统,涵盖范围过大,文中又不能面面俱到一一阐释与论证,达不到相应的广度与深度,致使题文相去甚远,结果题不表文,文不达题;有的题名过于片面、含糊不清,让人费解,产生歧义;有的题名赘述内容过多,冗长无序,条理不清,主题不鲜明、不突出等,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二)摘要过简,关键词少

所谓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一篇完整的短文,自成一体,具有其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内容要言简意赅,浓缩全文的精华,读者一经阅读,即便不看正文,即可获得文献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而直接使用或引用。

摘要内容结构的“四要素”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三种类型。通常,一次性原始科研文献写成报道性摘要,全面体现摘要“四要素”;三次性综述、调研文献写成指示性摘要,仅指明论文的主题范围,着眼于“研究目的”要素;介于两者之间则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有的作者图省事,摘要内容仅寥寥几句,仅是引言或结论部分内容简单重复,或是一笔带过,统统写成指示性摘要,不足以提供给读者足够的信息量。

关键词是论文的主题精华,一般为3~8个。关键词应该从论文中选取词或词组,一目了然,便于文献库录入检索引用。关键词选词原则依次为上位词、下位词、替代词、自由词。而有的论文关键词少且不准确,起不到足够的文献提示与索引作用。

(三)正文论据不足、论证乏力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主题构成要件,是体现论文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首先,论文引用的基础数据要客观、真实,分析要有科学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文章结构层次分明,行文简明流畅,图、文、表协调统一;并尽量减少背景性、常识性内容的赘述,提供读者准确明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科学结论。

然而,有的论文缺乏能说明问题的基础数据,论据不够充分,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有的论文罗列的资料倒是很多,但只是基础数据的简单统计与堆砌,论证模糊,缺乏逻辑性,研究深度不足;有的论文类似于一般性质的工作总结报告,泛泛而谈,根本不具备科技论文的基本构成要件;有的论文题材很好,提供的技术方法的应用性也强,但行文层次不清,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图文表反复重复,让人云里雾里不明白作者真正要表达什么。有的上万字的论文能对半压缩,也有的论文干巴巴的。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文中插图、附表要求精,一是图表不需太多,且二者内容不相重复,若表述内容一样保留其一即可;二是图表要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就可让读者明白其所表达的意义,图表中附带内容要力求简洁明晰,突出主线条主项目即可;三是图表中物理量的含义要确切,要给出准确的量名称及量单位。

(四)缺参考文献项或索引不规范

参考文献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录参考文献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与体现。有的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不足,论文不附参考文献;有的论文附有参考文献,但引量少,引文索引也不规范,在文中引用处不标引或标引不全或标引格式不统一等。

现行参考文献标注制有两种,为“顺序编码”和“著者/出版年”。科技期刊通常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参考文献以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编码,并在行文引用处右上角将序号加方括号逐一标引。参考文献的著录内容以文献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包括文献作者、题名、出处、时间。

二、论文写作范例

(一)原始科研文献

例1:“冀东油田南堡2号构造古潜山成藏条件及模式”[3]

摘要:老堡南1井在奥陶系古潜山喜获高产油流,掀起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古潜山油气勘探的高潮。在对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十分有利,良好的油气供给、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和储集空间的发育是潜山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具有多样性:潜山顶部风化壳油气藏以新生古储新盖和多向供烃为特点;潜山内幕油气藏具有新生古储古盖和单向供烃的特点;与烃源岩隔断层侧向相邻的潜山底部风化壳具有新生古储古盖和单向供烃的成藏模式。断层和不整合在潜山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重要控制作用。古潜山风化壳型和内幕型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是今后南堡2号构造潜山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古潜山;成藏条件;主控因素;成藏模式;南堡2号构造;冀东油田

正文由基本地质特征、油气成藏条件(潜山烃源及运移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潜山油气成藏模式(潜山风化壳成藏、潜山内幕成藏)及结束语5部分组成,详细具体地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其中插图4幅,引用参考文献8篇。

例2:“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4]

摘要: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钻井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雅克拉地区目的层段为水进背景下的水下冲积扇和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水下冲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3个亚相,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多种微相。沉积特征主要受古地貌、构造运动和物源区母岩性质等因素影响。古地貌对沉积相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活动东强西弱是沉积相分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物源区母岩性质控制着沉积相的物质组成,并最终影响其储集性能。

关键词:沉积特征;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控制因素;亚格列木组;雅克拉地区

正文由地质背景、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水下冲积扇、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展布特征、主控地质因素(古地貌、构造运动、物源区母岩性质)及结论5部分组成,资料翔实,论证合理,结论准确。文中插图3幅,引用参考文献11篇。

(二)综述性文章

例1:“隐蔽油气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

摘要:目前隐蔽油气藏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勘探的焦点,主要归纳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概念定义、分类方案。根据成因,将隐蔽油气藏分为四大类:构造型隐蔽油气藏、岩性隐蔽油气藏、地层型隐蔽油气藏和复合型隐蔽油气藏。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油藏分类;发展趋势

正文由隐蔽圈闭或隐蔽油气藏的内涵、发展历程、分类、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及结束语5部分组成,引用参考文献11篇。

例2:“国内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6]

摘要:严重的油层非均质性致使水驱和聚合物驱油效果差,常规堵水调剖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正常生产需求。因此,近年来提出并发展了深部调剖技术(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在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和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全面分析我国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深部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在充分认识油藏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含水油藏和聚合物驱油藏深部水流优势通道的干预,使液流转向,从而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和聚合物驱效率。

关键词:深部调剖;新技术;进展;发展趋势

正文由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结束语3部分组成,引用参考文献27篇。

(三)方法推导及技术应用性文章

例1:“气井垂直管流计算方法的推导与应用”[7]

摘要:在气田开发的气井优化生产、油田开发的注气保持压力、地下储气库的注气与采气等方案的设计中,经常用到垂直管流计算公式。该方法在国外比较成熟,文献经常介绍。虽然这些方法在我国的期刊和著作中经常使用,但仍缺少比较完善的理论推导。而国外以英制单位为基础的推导,也让人有望而却步之感。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利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Bernoulli)方程,考虑气体在管中流动存在的摩擦压力损失,以SI单位为基础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单位变换,得到了计算气井井底流压、井底静压和产气量的方法。针对具体实例,采用推导的计算公式,详细介绍了计算方法和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试差迭代法可以快速计算得到井底流压。

关键词:气井;垂直管流;计算方法;井底流压;静压;产量

正文由公式推导、雷诺数和摩擦系数的确定、应用举例、结束语及符号注释5部分组成,最后还有附录部分。

例2:“辽河油田纤维树脂砂防砂技术”[8]

摘要:针对辽河油田的出砂情况及采取的防砂措施,提出采用树脂预包纤维与覆膜石英砂混用的方法提高防砂效果,详细讨论了树脂预包纤维对石英树脂预包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当树脂预包纤维加量控制在4%~8%时,岩心的各项指标都能满足防砂需要,施工成本费用可降低30%左右,单井节约成本2~3万元。截至2008年9月底,采用该技术施工54井次,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90%,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树脂预包纤维;石英树脂预包砂;抗压强度;渗透率;辽河油田

正文由防砂原理、室内实验(实验材料、树脂涂覆及性能指标、树脂预包纤维的影响)及现场试验3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最后给出了结论。文中插图3幅,数据统计表格1个,引用参考文献6篇。

三、建议

综上所述,建议科研生产工作人员在搞好科研生产工作的同时,注意加强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多了解一些期刊的编排规范,以便把科研成果准确明了地推介宣传出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 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宏义,姜振学,董月霞等.冀东油田南堡2号构造古潜山成藏条件及模式[J].断块油气田,2010.17(6):678-681.

[4] 王英民,王改云,张雷等.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18(3):293-296.

[5] 季 敏,谭丽娟,刘 斌.隐蔽油气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断块油气田,2009.16(4):45-47.

[6] 由 庆,于海洋,王业飞等.国内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16(4):68-71.

[7] 陈元千.气井垂直管流计算方法的推导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0.17(4):443-447.

[8] 谢锦男.辽河油田纤维树脂砂防砂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9.16(3):107-109.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