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采购管理论文
1企业采购管理的概念
企业采购是企业对市场中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或者原材料的报价情况和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之后,以最低的总成本进行采购的市场经济行为。采购管理,是企业对于采购活动进行计划和组织,进而作出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行为。采购管理不仅仅局限在一个部门,它与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具体联系。企业采购不仅仅是需要将企业所需的物资或原材料采购回来,还需要保证采购的时间和量恰到好处,同时保证花费的资金不浪费,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这就是采购管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意义
由于目前企业在提高科学技术和销售量等问题上取得的进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要想保证在企业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就应当在降低企业成本上花大力气,而成本的降低主要依靠降低生产消耗和采购价格。就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消耗成本的降低已越来越难,而采购过程中的成本降低潜力相较起来要大得多。所以,加强采购管理,能有效保证成本得到控制,降低企业成本消耗。另外,随着市场经济日渐发展,采购物资日渐丰富,可选择的对象越来越多,这就给企业采购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企业采购要对采购对象进行细致比对和分析,才能采购到质量和价格都最优质的物品。如果没有采购管理进行规范,企业正常运营得不到保障,企业利益将会受到巨大损害。因此,加强企业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利益保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
3.1采购人员的素质欠缺企
业采购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个人品质和知识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应较出众。企业在采购方面,只顾降低采购消耗和成本,忽视了采购人员的素质培养,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不到保证。在新的采购理念和采购方法引入时,采购人员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工作效率不能提高,企业的采购成本得不到有效的降低。
3.2采购过程缺乏有效沟通
在当前企业采购方式下,采购部门和人员通常都独立进行采购行为,在企业的整体计划之外,不关注企业的整体情况和目标。采购部门只注重采购物品的价格控制,不注重采购物品对于企业的后续使用,采购部门与整体企业的信息交流不畅,缺乏有效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偏差或失漏,将导致企业在后续的生产经营上出现问题,如导致生产原料的剩余浪费,企业资金浪费,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3采购工作监管不足
采购流程缺乏监督和制约,掌控着企业巨大资金流的采购部门很容易产生资金贪没和资金流失的情况。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和采购物品时拥有巨大的选择权,必须受到相应的监督管理,才不致权力滥用,采购工作出现纰漏。目前,部分企业在采购监管上缺乏制约机制,在一个部门或几个个人掌握下的采购工作不受监管,采购出现弊端的几率尤其巨大。采购资金的安全性和采购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业发展受到巨大威胁。
3.4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善
企业采购需要从供应商处获得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商需要将手上的物资销售给有需求的企业,双方交流合作,需要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然而,企业采购如果没有对合作的供应商进行整理和系统维护,在采购任务来临时不对具体采购物品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和比较,只一味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身上获取信息,极易导致对供应商的依赖,市场信息得不到更新,企业处于被动地位,采购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
4企业采购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
4.1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企业的采购工作能不能很好开展和落实。采购人员基本的素质即道德素质,一个品德和作风都优良的采购人员,能够很好地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社会法规,能够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完成好自身的采购工作。企业应掌控好采购人员的道德素质,并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激发其创新能力,应对新的设备和方法能快速掌握并熟练运用。
4.2保证企业采购在信息上的畅通
信息畅通,一方面体现在采购人员要对市场价格和其他动态了如指掌,使采购工作在进行时能够充分了解具体信息予以对比,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在价格谈判时能占据有利地位。此外,对市场信息的全面了解,也能保证企业采购的最佳进货时间点,避免拥堵误期。另一方面,采购部门应当保持与企业内部的信息通畅,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具体生产动向,保证采购量能合理,不出现大的差错。保证采购活动的准确性。
4.3完善采购的监管机制
应依据机构相互支持和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起对采购的监管制约机制。企业采购部门应受到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才不致权利泛滥,威胁到企业的资金安全。在采购部门内部,将采购流程划分,形成计划和执行及监控的工作形式。计划人员制定采购任务,执行人员具体执行采购工作,监管人员对采购计划和执行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出现情况则进行及时调整。将采购流程划分开,相互之间协作并制约,防止错误的产生,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4.4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是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定期对供应商的物品质量和售后进行考核,了解供应商在产品技术和质量上的更新。同时,因为市场不断变化,应保持定期的价格谈判。此外,对所有合作过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维护,保证企业在价格谈判的主动地位。
5结束语
在企业采购管理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企业应当重视采购管理的执行,避免问题的产生,改进采购管理的运行方式,使企业采购能够有效运作,最大限度地节约企业成本,使企业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张丽娟 单位: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业采购管理论文
1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不足
1.1对成本控制认识的误区
传统的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的时候总是一味的控制显性成本,盲目地追求纯粹的低价,错误地认为采购就是花钱买东西,只要买到便宜货就是减少了成本,就可以提高利润。因此,通常将重点放在与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谈判以及争取更大的价格折扣等方面,而对产品质量、交货时间,运输方案,售后服务等与隐性成本相关的问题采取事后把关的方法来控制,采购企业很难也很少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中。这种只把价格作为供应商选择标准的做法,不管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不会给采购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
1.2对供应商管理缺乏经验
采购是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做到有章可循,降低采购成本,预防采购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是采购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而其中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是采购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采购的材料如果没有按时到位,或者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以及在运输途中货物遗失或被压坏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或是交货时间,最终导致顾客满意度降级。因此,得到一个能够在指定时间以合理的价格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的供应商,是每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石。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供应商管理中,经常因为供应商出现突发状况不能提供物资造成库存紧张,又不能找到可以替代的供应商,这样会阻碍采购的顺利进行,影响后续生产。
1.2.1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并向前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合格的供应商评估与选择体系,其中选择供应商并建立长期伙伴关系、有效控制供应风险和制定动态的供应商评价标准尤为重要。许多企业还在采用过去的采购方式,每种供应品只有一个供应商,缺少选择性,当缺少供给时,灭火式地去寻找其他供应商,慌乱中浪费时间和资金,又缺少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与调查,不能进行周全的评估,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很常见。
1.2.2供应商监督的问题
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确保物资供应正常、稳定,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保证。企业一般对供应商的监督只是通过对比分析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报告,没有随机性的抽检,而且抽检的指标缺乏多样性,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另外,由于供应商在外部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变化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更加不能反应到企业的监管计划中。因此,如何及时获取供应商的信息、快速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如何确保供应商选择的灵活多变等问题成为了供应商监督管理的棘手问题。
1.3采购组织结构混乱,管理没活力
有一些企业将采购工作放在组织等级比较低的地位,对采购工作不够重视,进而,采购工作中缺乏明确的职务分配,经常会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既是采购人员又是采购监督人员,这样就出现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后果可想而知;由于权力混乱经常会导致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采购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有些企业采购组织有一定的结构,但是缺少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管理没有活力,不能激发采购员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从而工作中存在争执,采购周期延长,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1.4采购管理缺乏创新
我国大多企业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采购模式,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线的需要整理提交采购计划申请书,采购部门再汇总各项计划并编写采购计划表,一般在月末,季末甚至年末,然后上交主管领导审批,最后按计划实施,采购物资并验收登记入库。这种采购模式有很多弊端,库存风险大,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短缺的现象,资金量占用大,存在资金链断开的风险,另外不能根据市场上的变化调整采购计划,这些最后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各国企业逐步现在开始采用现代采购模式,现代采购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的采购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和供应商评估、采购、运输、库存过程中全面的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需要。如经济批量采购法、VMI采购、MRP采购、“日本化模式”采购等。这些现代采购模式往往能有效地解决信息不流通的问题,降低库存风险,节约资金,增加企业效益,提高竞争力。
2解决问题相应意见
2.1走出传统采购管理误区
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依靠个人经验,部门缺乏协调性,采购工作缺乏有利的组织,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反应不及时,风险较大。所以走出传统采购管理误区是首要的。企业管理层应当深刻认识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加强理论学习,多接触现代的采购管理模式,将采购管理放在重要的地位甚至是战略地位,从企业的长远战略出发,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采购管理体系、结合多种现代采购模式,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现代采购模式摒弃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缺点,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科技。利用现代采购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殊时期甚至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济低谷,在第一次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改进采购模式即准时化生产方式(JustInTime简称JIT),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员,质量管理贯穿其中。这种模式帮助丰田公司顺利渡过了危机,后来引起了其它企业的重视,并逐渐被欧美企业借用并推广到其他国家企业中运行,现在这一方式与源自日本的其它生产、流通方式一起被西方企业称为“日本化模式”。我国企业也应在接触现代采购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情不断调整优化采购管理模式,最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2.2提高规章制度创新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引擎,过去的制度只能适应过去的市场环境,只有新的制度才能适应现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当前,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之后,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固定不变的采购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如果企业不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采购制度,内部管理不严,没有组织性,缺乏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将会造成巨大的库存风险,并浪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因此,企业要抓好物资采购规章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不断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
(1)首先,在制度上创新,在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持续改进管理制度,便于及时反应市场变化;
(2)强化供应商管理,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经营状况等,为供应商选择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3)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岗位规范化,工作组织标准化,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实行物资采购管理各环节的制度化,必要时可以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采购人员要学习与采购物资相关的知识并了解供应商的相关情况;
(4)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与监审制度,对不同物资制定不同的检验计划,严明纪律,严把质量关,出具验收证明;做好采购工作各环节的记录,实行性息化,做到可监测性,可追溯性;
(5)建立奖惩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激情。改变以往采购人员一个人大包大揽的采购模式,避免腐败现象;奖励采购工作出色的采购人员,即可提高工作激情,避免滋生腐败,又可以促进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3结束语
采购管理工作属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上游,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产品质量,是最重要又控制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探究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对应的对策,避免其中的不足,不断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逐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求我们的企业给予采购工作足够的重视,注重采购工作的全流程管理,重视管理细节,用创新的制度来为采购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不断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
作者:崔常鹏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采购管理论文
1企业采购管理概述
1.1研究内容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城市经济模式中,质量管理的理念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有了全新定义。2001年后我国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舞台,掌握国际市场的变化规律,按照欧洲贸易标准及质量规定生产产品,严格控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标准。企业生产与销售都依赖采购原材料,从而进行循环经营,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动态调整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帮助。在质量管理上,我国最早引用的质量管理相关内容就是ISO认证体系,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ISO体系便得到应用,并且沿用至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十几万中商品进行质量监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离不开产品质量,企业严格执行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把握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负责,可以帮助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采购管理需要认真负责的检验每一项产品的规格与细致分类,对产品质量进行认真负责的判断,对原材料进行划分,提出问题,完善采购制度,确保企业的采购安全,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1.2企业采购管理概念
采购管理制度是指以文字的形式对采购组织工作与采购具体活动的行为准则、业务规范等做出的具体规定。为了规范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多种采购管理制度,以此作为采购人员与采购部门的工作准则与行为规范,以保证采购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从而圆满地完成采购任务,满足企业其他部门对采购业务的要求。
1.3企业采购管理的特点
建立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可以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的责、权及相互关系;明确采购人员的业务操作要求,从而有利于加强考核;有利于在采购部门贯彻按劳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职工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值得提出的是,采购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采购制度本身科学性的基础上的,为此,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文字化,任何制度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采购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不是上级的口头命令或要求,口说无凭,应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大家共同的行动纲领,对任何人、任何采购活动均起规范作用。文字化的采购制度可以张贴起来,也可以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一个采购人员,要求大家领会其内容,自觉地按采购制度要求自己。第二、严肃性,采购管理制度一旦确定,采购人员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只制定制度而不加强执行与实施的监督,这样的规定、制度是毫无价值的。在实际运作中,对违反制度的采购人员应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应提倡采购制度的严肃性。第三、协调性,采购管理制度要注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把上下级工作、前后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与联系起来,以体现集体利益。
2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供应商失责问题
根据调查,企业内部查采购部2011年质量目标及策划,“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加强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制定及完善采购部管理制度和供应商信息保密制度”,但制度无签字、审核,仍为起草稿,这说明企业内部的供应商管理信息并没有更新;新供应商开发管理办法要求按照公司合格供应商各种资质,并对其进行审核,资质审核合格后由采购部负责组织生产部、质管部和研发部联合现场评审,电缆线芯供应商天津帝缘,供应商编号29081,按照企业内部信息核对,供应商为2011年新开发供应商,但不能提供供应商审核及评审记录;查采购部合格供方名录,还没有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2.2数据分析问题
企业内部采购部2011年工作目标,维持采购物料价格稳定,整体国内采购成本降低10%,采购合同到货履约率达95%以上,企业采购部提供2011年采购数据分析清单,如果清单内容存在质疑,则采购数据存在问题。企业成本降低6.01%,按照合同按时交货履约率统计表分析,合同履约率96.2%,但是价格却降低了,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数据分析,存在一定问题。针对产品的质量问题与供应商的沟通记录与分析,以督促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任务履约率,有沟通记录,但没有数据分析,没有形成供应商管理档案,采购部部门职责中供应商管理,进行供应市场的调查与分析,采购员市场调查及分析完成后口头向部门领导汇报,但无书面报告
2.3供应商规定的控制程序操作性差,缺乏激励问题
由于对各环节的作业标准和要求不明确,导致文件的可操作性差,部分环节由于缺乏具体的作业标准而无法执行。在合格供应商引入申请环节,采购部门按照文件的要求,在新供应商引入之前向认证部提出合格供方引入申请,由认证部审批后安排审核。但文件没有对审批的标准进行明确,造成目前公司的某一个物料的合格供应商一般都在4家以上,不但没有增强价格和质量的谈判力,反而使得公司物料的采购分散,加之我公司生产规模本来就不大,更削弱了公司对供应商的谈判力。
2.4《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问题
《采购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从接到产品生产计划、采购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直到物料采购到厂的全过程流程。对于生产计划如何形成采购需求、采购需求的汇整、以及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均没有在文件中得以规定,文件仅对这些流程进行了描述,而并没有明确作业的要求,订单量通常无法与现有库存量和生产需求数量保持一定程度的符合,加之没有上限限制,采购量经常大大超过生产需求而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或生产待料的状况。采购计划的要求因在文件中只有描述,而并没有设置有效的审批和监控环节,也促成了前述状况的发生。
2.5采购环节的过程结果指标缺乏合理性
对采购部的考核指标为物料采购不及时次数、材料进厂交验合格率,而在公司设计的部门职责中,采购部不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以及供应商的考核管理工作,而仅有权调配供应商的采购额度,因此,采购部无法为因供应商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估、以及没有得到有效的考核而未能使得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上得到应有的压力负全部责任,因此,将材料进厂交验合格率单独作为采购部的考核指标是不合理的。
3导致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基层领导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领导往往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质量体系建立之初到运行,在人力资源、财务支出、运行环境上都给体系的建立打好了坚实基础。他们对体系建立适用的标准和体系文件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都有意识地按照体系要求有效地管理企业。
3.2夸大内审员的作用
内审员是贯标和建标的第一批人员,是建立、实施、保持、提高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骨干力量,对体系运行起监督作用,对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攻进起参谋作用;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内外接口作用;在推标、建标过程中起桥梁、纽带作用;在体系的实施中起带头作用。但质量管理不是内审员一个人的事情。
3.3信息沟通不畅
管理体系本身就是职责清晰、权限明确、接口严密的运行系统。信息沟通的基础是各接口单位的职责划分,根据归口业务的范围和体系文件的规定,以电话、直接交流、开会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或证据的获取。
3.4培训不到位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权限明确、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原则,体现了管理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有绩效、时时在提高的原则,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必须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培训,人人养成经营、管理、工作离不开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时时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及其他工作的自觉意识,这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一保证。
3.5考核指标不清晰,奖惩不到位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必要的考核是促使标准与实践融合的催化剂。根据职责清晰、权限明确的要求,制定细化的考核标准,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将是体系运行的有力保证。经过访谈,发现各部门业务人员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过质疑,也向企业管理部门或相关领导有所反映。人为因素固然是体系运行的主要阻力,但由于很多问题是公司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程序设计跟不上公司发展变化导致的,是职责权限分配与程序设计未适当匹配造成的,仅仅依靠支持性活动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企业要根据采购状况判定采购产品标准,结合ISO9000持续改进的要求,提出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程序改进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势在必行。
4改善企业采购管理的创新策略
4.1完善采购的准备工作
在采购的初期,要完善采购准备工作的各项细节,处理好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以实现对采购工作的认真负责,将职责落实到位。确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对外购买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具体有:a.供应商信息查询(查询供应商的能力、信誉等)。b.采购与委外加工统计(进度跟踪统计、建立档案,计算成本)。c.价格分析(对原材料价格分析,调整库存成本)。
4.2采购程序的改进
第一,采购需求分析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根据生产数量判断采购需求数量,在采购需求分析过程中,应该先根据公司产品与煤矿机械控制装置制造具体规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与资源缺口情况,分析采购需求状况。其中采购需求应该根据研发的具体情况与上一次生产情况作为判断经验,并考虑一系列相关的技术因素,对采购产品的相关信息与产品的技术因素进行判断,了解具体影响,同时加强与技术、生产以及质量相关的内容,保证采购过程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第二,采购重要性分级GJB9001A-2001标准,采购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要保证企业的具体应用情况,根据供应方的具体供应数量,开展采购的产品质量控制也要根据具体采购的产品进行定位和判断,依据产品质量特性以及采购中对企业产品影响力进行判断,了解企业的采购行为。一般将采购等级划分为:
(l)A级:关键物料:具有关键特性的外购物料。
(2)B级:重要物料:具有重要特性而不具有关键特性的外购物料。
(3)C级:一般物料:具有一般特性而不具有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外购物料。第三,采购质量控制文件的制定采购质量控制文件的内容是文件发展的具体依据,针对采购的重要特性以及企业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针对采购活动拟定重要计划,针对不同类别的采购确定不同质量和方式的采购策略,制定分级管理办法与职责管理防范,制定详细的采购质量控制计划内容。企业需要根据现有情况做出采购计划,应对现有的采购控制程序做出改进,除明确规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应商的准则、内容、程序以及规定企业相关部门的质量控制及协调职责;规定采购的技术要求、监视和测量规程及适用的范围;还应该对新研制采购器材做出规定。其次,采购部门应与相关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其及时完全理解这些要求。并对采购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和批准,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进行控制协调。第四,供应商选择及供应商管理策划成立供应商评价组,由采购部牵头,召集包括设计、计划、采购、生产、质管方面的人员,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分类和评价。关键物料向战略型供应商采购,重要物料向合作型供应商采购,一般物料向市场型供应商采购。
4.3采购的信息化升级
在采购工作中,加入信息化内容,加入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ERP编码规则,即设备、备件、材料的编码规则,机旁备件管理业务与ERP系统结合,实现系统中设备部库房发货自动到各作业部指定的机旁库存地,大大提高煤矿机械生产设备旁备件入库效率,同时借助系统完成机旁备件库存价值时时统计功能;检修计划实现ERP系统提报。根据ERP具体生产数量需求,市场需求制定实际的采购计划,并动态跟踪调查。实现了检修计划在ERP系统中创建、更改和审批的功能,并在ERP系统中实现各项检修计划费用指标和实际发生的定期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部分:第一,主生产计划它是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它将生产计划转为产品计划,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精确到时间、数量的详细的进度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的安排,是一个稳定的计划,是以生产计划、实际订单和对历史销售分析得来的预测产生的。第二,物料需求计划在主生产计划决定生产多少最终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企业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现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采购多少、生产多少、加工多少的最终数量。这才是整个部门真正依照的计划。第三,能力需求计划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将所有工作中心的总工作负荷,在与工作中心的能力平衡后产生的详细工作计划,用以确定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是企业生产能力上可行的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是一种短期的、当前实际应用的计划。
4.4加强文化建设,完善采购制度,保证采购产品质量
在企业内部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采购制度,确保质量文化的建立,需要管理层的重视与参与,管理层的观念,工作行为都会影响到下面每一位员工,管理层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对于质量文化在公司的建立予以高度重视,奖励质量创新行为,并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员工在质量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员工自觉地为公司质量水平的提高努力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以多举行一些质量活动,使管理层和公司全体员工意识到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营造出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在弘扬质量文化,进行质量教育的同时,质量管理制度也不可忽视,完善的机制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来制约员工的行为,以保证工作服务的质量,这样质量文化的建立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将质量管理制度与IS0/IEC17020的体系标准要求有机衔接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