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论文

思而思学网

摘要: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堂作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有着重要责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法,深入有效地推进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文明礼仪;道德素养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注重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场所。作为对学生行为培养起关键引领作用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礼仪素养的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融入文明礼仪,应该自然贴切,无雕琢之痕。

一、巧妙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行为训练

1.开展情境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具体的情境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请你相信我》时,教师给大家播放春晚沈腾、马丽主演的小品《扶不扶》,在幽默诙谐的故事中,学生兴趣高涨,同时对小品中蕴含的诚信、互助、良知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2.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知识来源于实践,又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师就必须突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将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生活天地,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融合。比如,在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的《我生活的社区》这一知识章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父母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让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帮助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文明礼仪宣传画,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在周末去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搞卫生、聊天,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内化知识,培养高尚的文明礼仪素养。

3.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礼仪教育资源。教材就是个例子,教材中很多的经验例子蕴含着良好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典型性的例子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师生共同探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教材中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知。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扩展,可引入与教材类似的生活场景,可以使礼仪教育进一步具象化。例如《中秋与重阳》这课,可给孩子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并结合学校组织到敬老院送温暖的活动,对孩子进行学会尊重长辈,与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不嫌弃老人等传统孝道教育。

二、教师注重言谈举止,突显教师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低年级的孩子因为年纪特点,不是对所有的行为都能分辨细致,老师在孩子们心里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是老师所说、所做的,他们都认为是对的,教师是孩子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学生都耳濡目染。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仪表形象、语言素养、交往礼仪等对学生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例如,我发现有的班级老师喜欢用教鞭在讲台上使劲地敲打,试图控制班级纪律,下课后,很多孩子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拿着笔或者也拿教鞭在桌子上拼命拍打,这样不但不文明,而且很容易敲到其他同学,非常的危险。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树立自己在学生面前文明礼仪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在有意识地模仿自己的待人处世的方法,我平时表现出的文明礼仪素养逐渐内化为学生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学生良好的个性行为正在逐渐形成,文明礼仪在班级蔚然成风。

三、家校联手共话文明,回归生活内化于形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父母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十分重视自己良好标榜的树立,为子女的为人处事进行积极引导和正确示范。在生活中,家长要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诚实劳动,爱国敬业,乐善好施,讲诚信,讲文明,讲道德,讲礼仪,子女在父母文明行为的影响下也会成为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上进、热爱生活的优秀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回到家与在学校的表现会存在偏差,孩子在学校好不容易改掉的坏习惯,在周末或假期结束返校后,似乎一切又回到起点,坏习惯又得重新强调。所以要想彻底改掉不文明行为和坏习惯,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学生营造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使得课堂、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场所,形成教育合力。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他将礼仪提升到了立身做人的高度。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其实,教育与教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以上几个环节也是相互关联,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就像文明与礼仪一样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渗透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