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生被录取同学们陆续都到校报到~而宿舍作为同学们朝夕相处之场所,如果不懂相处之道,难免会摩擦不断,更有甚者堪比宫斗大戏。所以各位大学新生一定要珍惜室友之间的友情,彼此处好关系。本文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舍条件和宿舍环境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2019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舍条件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本文吧。
学生宿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有八家餐厅,其中第四餐厅为清真餐厅,并还有教工餐厅和美食城,以方便不同口味的同学和老师就餐。下沙校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共有27幢楼,其中一幢(18层)共有寝室4959间。寝室室内宽敞明亮,每间宿舍可住四至五人,有独立的卫生间,一人一套组合家具,四人间上铺睡人,下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五人间有三个上床上桌,一个上下床。寝室配备电话,宽带接口,电扇等生活学习设施,学生也可自主选择是否安装空调及热水器。每楼公寓楼均配有生活指导老师和24小时在岗的值班人员,为学生排忧解难。生活区的师生办事大厅主要负责24小时学生生活服务热线、校园一卡通办理充值业务、公交卡办理业务、票务代售等等,是后勤服务总公司细化“走近师生、亲近师生、关爱师生”服务理念的体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收费标准:第三十条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第三十一条 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部门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学分制收费。每学年初按学生所在专业收取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按类招生的专业,以类内最低专业学年学费预收,确定专业后结算。具体信息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站公布。第三十二条 学校建有完善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开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报到“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凭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向学校申请“阳光助学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师哥师姐说宿舍条件
1、看完了官方公布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舍条件宿舍条件,我们有必要来看一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长学姐眼中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舍条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2、四人一寝室,一个厕所,空调自己装。
3、每个寝室有电视端口,电视机需要寝室自己去买。另外下沙的电视节目很丰富,完全不是一般的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因为是开发区的关系,能收到很多港台和海外的节目,有凤凰卫视,星空卫视,MTV,ChannelV还有香港的TVB8,非常不错。
4、下沙本部的新生一般5个人一个房间,其中两个人是上下铺,其它三人则上面睡觉,下面书桌。寝室可以装空调,电热水器,饮水机,有风扇。闪讯,移动无线上网。总体来讲还可以吧,不过只要室友之间要相处得好,那宿舍再差也是快乐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20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3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8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设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MV)、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和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