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浙江农林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浙江农林大学文科专业、浙江农林大学理科专业、浙江农林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浙江农林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浙江农林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 | 专业名称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工程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类(本) | 法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日语 英语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广告学 |
数学类(本)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类(本) | 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技术 生态学(生态工程技术) 生物科学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机械类(本) | 工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类(本)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测绘类(本) | 测绘工程 |
交通运输类(本) | 交通运输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林业工程类(本)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建筑类(本) | 建筑学 风景园林 城乡规划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制药 |
植物生产类(本) | 园艺 农学 植物保护 茶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 |
林学类(本) | 林学 园林 森林保护 |
中药学类(本) | 中药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类(本) | 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学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 农林经济管理 |
公共管理类(本) | 城市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
美术学类(本) | 摄影 |
设计学类(本) | 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环境设计(园林艺术设计) 产品设计 |
二、浙江农林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 | 园艺 林学 园林 木材科学与工程 |
三、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1、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2、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3、2021级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4、2021级浙江农林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5、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6、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7、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8、浙江农林大学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9、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10、浙江农林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浙江农林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四、浙江农林大学简介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389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2500余人(含暨阳学院),研究生4100人,留学生1300余人,农民大学生、继续教育学生11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60余人,高级职称73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 “*”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领军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4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18人,省级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