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涨工资

思而思学网

事业单位涨工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

2015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公布,今年7月1日起施行。它最快抓住舆论注意力的是两点:建立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人员今后都交社保。其中事业单位人员“将涨工资”,受到的议论尤其多。

由于“事业编”人员吃财政饭,他们涨工资的事情在舆论中同公务员涨工资一定程度上被绑在了一起。反对给“事业编”涨工资的声音很多,但如果认为这种反对是“一边倒”的,也不符合实际。

事业单位的主力军首先是学校、医疗卫生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等。环卫部门也都属于事业单位,因此回应反对给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的意见,找到有说服力的理由并不难。

中国事业单位有约3000万人,这是个庞大的群体,改革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这对提高整个国家的运行效率、促进社会利益机制更趋合理具有重大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酝酿了10年,昨天终于出台,说明再难的事,下决心推动就能做成。对这项改革不仅部分舆论反对,一些事业单位人员也很担心,但当事情往前走时,社会的适应力会逐渐形成。

公务员涨工资的事情也应在反腐败猛刮官场之后,适时提上日程。从社会真实利益的角度,做这件事的必要性一目了然。公务员的工资已经十余年未动,这一局面的负面效果既包括显性的,也包括隐性的。解的,事实上在网上也并非“铁板一块”,因而它不该是改革应如何进行的重点依据。

调整社会各部分的利益关系是改革的难点之一,也是必须抓住的一个主线。绝对公平合理不可能做到,让大家都满意更不现实。改革需追求相对公平,对准一个时期里利益格局失衡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一批失去竞争力的穷人,对他们社会需完善保障机制,为此投入更多资源。国家显然正在这么做。二是各类权力机构人员的合法收入偏低,他们的福利有相当一部分灰色化,这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增加权力机构人员的合法收入,这应同铁腕反腐配合进行,这是确保反腐败成果不会得而复失的制度性条件之一。

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公共意见的分歧,它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分歧的对立性远非在舆论场上表现得那样尖锐。改革的总目标是社会发展和全体成员对发展成果的共享,但利益分配的结果不均衡又几乎是必然的。后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只要它不被肆意放纵,社会就能够承受,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先富起来,个体商贩先富起来,以至于“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人们相信改革的大方向,社会承受了那一个时期特有的利益不均衡。

公平与合理不总是对应的,从利益层面看,改革其实就是对二者的反复权衡与调整。中国的改革要保持面对某些意见分歧时也能够实现新调整,这对改革的可持续性是一项重要支持。

中国不会再有无反对声的改革。今后的很多改革都会面对“复杂舆情”,它们的正确与否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效果最终证明。但改革不能总等下去,它必须推进,因此众声喧哗就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事业单位涨工资方向已定 在编者直接受益

未来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增长,一方面要与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涨跌等因素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参考企业管理人员的同期工资水平,两方面综合起来,作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重要依据。

公务员涨工资的风声还没有平息,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改革就又成为热门话题。

7月初,人社部的一位官员对外表示,社会上有关从今日起,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上调工资和上缴养老保险的说法,都纯属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误读、误传,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改革,还需要另行研究确定。

人社部一位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下一步,在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将实施联动改革,整体的改革方向也基本一致。

具体到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条例》中所说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与公务员工资改革中提出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全一致。未来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增长,一方面要与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涨跌等因素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参考企业管理人员的同期工资水平,两方面综合起来,作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后,直接受益的将是全部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此外,许多事业单位的一些编外人员,也有希望逐步缩小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距。

上述人社部专家表示,下一步,国家可能会公布一个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在绩效工资方面,对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国家会控制的比较严格;而对非全额拨款,需要创收的事业单位,则会保留比较大的弹性,比如奖惩机制不会全国一致。

涨工资机制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启动是在,标志性的政策性文件是国务院颁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2020年,则要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其中,建立工资正常机制是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人社部等方面在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改革。预计在明后两年,人社部将制定并出台专门针对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政策性文件。

对于《条例》中提出的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人社部方面对外的解释是,《条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就已经开始给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是外界对《条例》的误读、误传,但前述人社部专家给出的分析是,现在事业单位涨工资已经有了法规保障,只是涨工资的时间要等到更具体的政策出台之后。

事实上,去年年底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部署主要任务时,就提出要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优化工资结构。这也表明,人社部开始酝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此外,人社部今年在评价人才方面,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际上也是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前奏。

未来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将主要针对分类改革中留下来的事业单位人员。目前,中编办已经对外公开,现在全国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为3153万。在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后,所有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将都有望享受涨工资的好处,其外,人社部、中编办等方面,也会妥善处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许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不少编外人员,未来事业单位改革中,将逐步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解决编外人员面临的多种问题。

绩效考核难

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结构中,绩效工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条例》明确指出,在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中,要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据悉,人社部在2006年7月首次提出在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当时设计这一制度的初衷,是要通过绩效考核激励事业单位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逐步改变事业单位日趋严重的人浮于事的作风。

由于事业单位队伍庞大,种类繁多,情况较为复杂,绩效工资改革在最初两三年的进展都并不顺利。为此,国务院决定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三步走”策略:第一步,从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第二步,从10月1日起,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将绩效工资推行至其他的事业单位。

现在距离提出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已有多年,人社部对外的说法是,该项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业内人士的看法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绩效工资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还很差,即便是在较早实施绩效考核的中小学教师、医院工作人员当中,也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事业单位绩效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较多,工资变革情况较为繁杂,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量化。另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难以负担改革成本。

上述人社部专家分析表示,目前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地方在制定具体绩效标准的时候自由度很大,往往容易走样。比如对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目前大都是以课时为主,而对于医院大夫、护士的绩效考核,则要考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等因素,因此很难划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据悉,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高层次人才和普通专业技术人员,人社部正在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新政措施。尤其是对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将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由主管部门依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以及风险等因素,确定分配办法和收入水平。

事业单位涨工资改革最新消息:2015事业单位工资松绑

2015事业单位工资松绑,三千多万人或将涨工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7月1日起实施,里面确定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同时也在社会保险、工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2015事业单位工资松绑,涨工资是大势所趋。

事业单位涨工资不仅涉及全国三千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全国民众对事业单位的看法。《条例》明确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所以把2015事业单位工资松绑简单地理解成“涨工资”也是不恰当的。

不管怎么说,《条例》打破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要是不给涨工资的话岂不是要闹翻天了?关于事业单位涨工资最新消息,可以理解成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涨工资是肯定要涨的,但是又不局限于涨工资。

“敲掉了长远利益的铁饭碗,就得满足他们的眼前利益。”一位网友这样说道。所以建立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是必然出路,今后事业单位的工资将有市场来决定,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上去了,事业单位涨工资就实现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