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后司机怎么办,如何安置

思而思学网

 公车车改后司机怎么办?

广东省官方媒体宣布,最快将在今年4月底出台地方版本的公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这将是继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之后,首个地方上出台的公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在广东一个地级市政府当司机的陈建国已经听到到了一些“不好的谣言”。“听说是没有编制的要刷掉,而有编制的可以转岗。”陈说。

尽管当了近八年的司机,但陈建国并没有取得所在单位的编制。这也成为他现在烦恼的来源。陈建国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四千多的工资在当地只算是及格线之上。但好处是,这个活儿不需要风吹日晒,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老小。如果领导不是特别“来事”,司机仍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

“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天早上出门把车擦得干干净净的。”陈建国说,他开的是一辆丰田SUV。不过,如果“谣言”成真,改革之后陈建国将面临职业的重大转变。“没有编制决定了待遇会不一样,我已经着手寻找新工作。”陈建国听说,一位有编制的同事,已经内定将调往同市某机关的行政部门,并且待遇还将有所提升。

陈建国的情况是眼下公车改革在司机这一环上的写照。去年,我国启动全面公车改革的大幕,根据国务院、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中央和国家机关力争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包括事业单位、国企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400万辆以上的公车,此轮公车改革将取消80多万辆的公务车。虽然司机的配比没有具体数字,但并不会太小。这部分在改革重心之外的人群将何去何从?

改革山雨欲来

如同陈建国一样,远在山城重庆的一位国企司机考虑到改革后的出路问题,也正心有怨气。“天天说改革,改嘛,使劲改,反正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面对记者,这名多年的老司机满嘴的不在乎,但心里明显装着“怨气”。

这种怨气不仅仅包含了对改革之后工作去向的不安,也有打破铁饭碗之后的愠怒。但个人利益的得失在大的社会改革洪流面前,显得不值一提。据公开报道,目前中国公车数量超过400万辆,公车消费超过4000亿元,但仅1/3用于公务活动,1/3是司机个人,还有1/3属于领导个人和家庭。公车的巨大浪费已经成为引发社会公众不满的主要问题之一。

实际上,在最初的顶层设计上,对公车改革中司机的去向已经有了明确的安排。在上述的《指导意见》中便指出,公车取消后,各级党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聘请司勤人员,未聘人员原则上以内部消化等措施妥善安置。依法做好未留用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相关必要支出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国家发改委的官员曾表示,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会简单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而当改革的大幕开启之时,司机们才发现,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改革的制度抚慰。“无论怎么改革,有编制的和没有编制的,都会是不同的待遇,这是体制决定的问题。”一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该官员预估,在聘用制下的机关单位、国有企业的司机数目远多于真正有编制的。“没有编制的很可能走人。”贵州一县政府的一名司机张哲也表示。尽管没有编制,一个月只有2000多块的工资——相比正式工少了近千元,并且单位不会给缴纳社会保险,但在张哲看来,这在当地看来仍是一个好工作。“我可以认识不少领导,混个脸熟办事都方便点。”张哲说。

对于公车改革,张哲早就从新闻上看到,虽然支持这个政策,但是想到自己极有可能是被分流的那一部分,他已经开始寻找新出路。“补偿、转岗啊之类的想都不敢想。以后可能是出去打工去。去广东,或者就近一点去成都之类的地方。”张说。

漏洞依然存在

与外界想得不一样的是,对于公车司机的职位,司机们往往是“鸡肋”的态度。公车司机往往工资不高,也就与当地平均工资持平,要说不好吧,隐性“油水”也挺多,但要说好吧,往往可以倒出一肚子苦水。“大家所熟知公车的三分之一私用我基本无福享用,每天能保证三分之一的时间给我休息就满足了。”成都市一位从1993年复员转岗做单位司机的王志对记者讲起做司机的心酸事,简直就停不下来。“人情多、私事多,不管是单位谁病了,还是单位员工子女要用车了,公车就成了领导对群众的关怀,而这时候用的都是我的休息时间,基本没推辞过。”王志说。因为频繁出车、长期保持驾驶姿态,王志年仅40多岁颈椎已经相当严重,记忆力也变得很差,左手臂已经被吹成风湿。“司机这个岗位,没有转干的机会,开了几十年车还在开车。不管自己工作再多,学习再多,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暗淡的结局。”成都市的另一位政府部门专职司机告诉记者,“我是举双手赞同车改的。但是要改就要改彻底,不能光治标不治本。”

司机们担心的是公车改革之后,自己饭碗丢了,钱从左手倒到了右手,成为了公务员们的变相福利。“很难想象,习惯了坐专车的领导们,会甘愿拿着补贴去骑车,挤公交。”武汉市一位国企单位车队队长告诉记者,他管理着十几位该单位的司机,负责统一调度。

这位队长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西部某地级市的一位政府官员的司机告诉记者,自己开的并非是单位的公车,而是领导自己私人购买的汽车。“我的编制是在行政岗位上,但是在单位的工作就是领导的司机。公车改革对我没有什么影响。”而同样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在湖南某地级市,一个领导甚至把自己司机升职为办公室主任,但工作内容也只有开车。

同样,有些地方已经率先在地方公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出台之前开始行动。四川一家国企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单位已经将集团下面的所有公务车剥离,变身为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和司机不仅对内服务,也对外出租。这既解决了车辆问题,也解决了司机的安置问题。这种把原有车队变身为国有租赁公司的做法,是很多地方都考虑采用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也面临很大的质疑,是否是“换汤不换药”,在公务员的车补之外增加新的公务支出成本?

但同时,一些基层部门实际的用车需求也不能忽视。“很多单位还是很需要区别对待,比如我们项目部,经常跑山区,单位没有一个车很难做事。”重庆市一家国企战略规划部人士告诉记者,的确需要配备一个司机。“希望地方在出台改革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刀切,提出思路和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可以自己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