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内出台

思而思学网

在我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即将落地之际,中消协发布了“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度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四成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现象。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

目前,消费者对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认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消极。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直言,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不满的情况确实存在,应加大监管力度用行政力量规范市场,有些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触犯法律,还需要动用司法手段解决。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缺乏信心,除了我国保健品行业标准体系及监管的缺乏,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存在虚假营销、过度夸大产品功能等问题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有效认知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差别。”中研普华食品研究员邱少梅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频频曝光,也使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特别是食品类产品的信任度下降。”邱少梅补充道。

尽管,《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要求企业对产品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有明确的材料表明,监管部门对企业可进行备案管理监督,实现保健食品行业规范化发展。但面对消费者,企业如何使其重拾信心?

邱少梅认为,企业需要在产品的质量以及功能上保证符合要求,达到国际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与此同时,国家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保健品行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有明确的标准和监督管理。对虚假或夸大宣传的产品以及有其他违法违规的产品,企业进行有力的打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健品企业只有做好自己,立足产品自身才能够获得消费者信任。”向健军告诉记者,保健品企业应建立一套高标准的生产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真正落实产品质量;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改进产品配发;产品包装、信息披露要严格按照行业规定执行,落实好每一个细节;在渠道方面,尽量选择商超、专卖店、药店等正规渠道。

此外,记者还发现,国内消费者对国外的保健食品比较青睐。根据报告显示,国内40.98%消费者更偏爱国外保健食品。2013年美国FDA发言人坦言,在膳食补充剂领域有70%的企业存在违规行为。美国纽约州当局的抽样检查中,有超过80%的膳食补充剂涉嫌虚假宣传或存在潜在危害。但是由于对境外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市场监管情况更加缺乏有效的信息了解和反馈渠道,消费风险难控,跨境维权更难。

中消协副秘书长栗元广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明确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各类声称保健功效产品的监管定位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

“去年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保健食品概念出现在法律当中,由此其法律地位被明确。实行双轨制(指注册与备案相结合)是行政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利好企业发展。”王大宏表示,在接下来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及学术机构共同推进技术管理的进步,如规定哪些原料可以使用及用量多少等,以实现技术管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这将对规范和管理保健食品市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中消协建议,我国应全面加强消费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质量低劣、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涉嫌违法的行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