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设计

思而思学网

前段时间参加了北大庄明科博士的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3天培训,感觉庄博士水平很高,听了之后就想写点什么。正在我兴趣盎然,准备好好思索一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得知由于*教育的原因,我学历太低,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格,我顿时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此时此刻,我似乎对唐骏已无任何反感,如果说通过制造假学历,可以间接或最终导致成为总裁,成为年薪10亿,成为职场风云人物、青年导师,我确信最忠诚的道德卫士也会去造假。

由此对于学历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再一次让我陷入迷茫,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倾向于认为能力更重要,但是由于生活在*的环境下,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很多国企高管不得不进修高学历,乃至很多政府高官、“功成名就”的明星、精英人士也在追求高学历。为什么?高学历更容易成功,高学历会有更多的机会,会产生更多的光环。毕业找工作时候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好(好的定义是收入福利好)的单位好的职务都设立了学历门槛,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还是私企、外企,是要进了门之后才能比能力,而这个“能力”也并不是一般人口中说的那个能力,而且层次不同,能力无法比较。

对于现今社会认为学历比能力重要的观点,很多人会有异议,如果认同这样的观点,似乎就抹杀了奋斗的价值。古往今来,古代人求取功名利禄,除了战乱时期以性命相博谋取成功之外,基本都靠读书(等同于追求高学历)。即使在几十年前不论黑白猫的创业时期,很多没有文化的人创业成功了,成为一代传奇,但毕竟还是很少数,而那个时候有高学历的也很牛。所以纵观历史,我认为在中国学历相比较能力一直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当然比学历更牛的东西也有,也许就是很多大学生口中说的“老子有钱”,老子有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人的死亡是公平的,但是出生决定了在世的不公平。最近那个很火的房地产商禹晋永也说了,“现在最厉害的就是资本,只有资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决定成败”。老子有钱,不在成功讨论范围内,这里说的成功就是世俗认为的“名利丰收”,已经有了自然不必谈了。而以上观点均是针对一般人一般情况。对于“老子有钱”和有“超群能力”的人除外(如何界定有“能力”,是另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暂且不论)。

愤青少谈,话入正题,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书非常多,我一次培训就发了3本,可是我由于受到打击不想看,我想也没有几个大学生愿意看的。因为太多了,如果详述起来,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成功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并要考虑兴趣、性格、人格、环境、专业、商业、理想、家庭等等,此外还要兼顾运气、玄学、贵人、风水、血型、星座等等,想要从理性或全面角度对一名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那简直是不可能,当把这些东西都研究透了,估计需要职业规划的大学生早已毕业,或者胡子都一大把了。

所以,我只谈一点,大学期间只要能确定一个目标足矣。这个目标是职业发展目标,简单来说,只要在大学期间知道自己以后应该做什么具体行业,或者能够明确自己毕业后具体的发展方向,并且进行行动积累了,就是最好的职业发展规划了。

虽然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但是依然很难。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均对本校大学生做过职业目标调查,结果是大概只有3%的学生有清晰的长远目标,其中哈佛大学还跟踪了25年,发现这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精英、领袖。而87%的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或者没有目标的人,25年后他们成为平凡的大众群体,其中完全没有目标的人基本都是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所以很多大学生说大学很迷茫,很正常,哈佛和北大的学生也一样,这是因为不管对于任何大学生,想在大学期间就确立职业奋斗目标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本人也不例外,大学时候很迷茫,没有确定目标,虽然非常努力,非常注重全面发展,但是没有用,因为没有目标,至今流浪于江湖(虽然肉体暂不流浪,心也在流浪)。很多人大学时候没目标,说毕业后工作几年就有了目标,其实等到工作几年后,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变得更迷茫。也有很多大学生大学时候有目标,但是毕业了没有从事目标工作,那么这个目标等于没有目标。有的是希望锻炼或者工作几年再拾起“曾经的目标”,这无异于一个笑话,现在都是虚无缥缈,未来那只能更会是一无所知。

现在学校要求大一时候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我认为是个笑话,哈佛和北大的学生都无法做到有个明确的目标,我们自然也不能。这是因为社会时刻在变化,一个人的学业发展、思想心态时刻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家庭影响,而大多数的父母本身就处于职业发展迷茫或不成功状态,给予子女的影响必然也是迷茫或无成功经验的。而大学生过于相信父母,往往刚摆脱了自己的迷茫,又陷入了父母的迷茫,于是会变得更加迷茫。

本质上导致大学生职场目标迷茫的则是*的社会环境,想要到某个具体公司做业务,想要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想要合伙创业开办公司……,但是发现前期很难,或者收入很低,或者社会地位很底下,或者世俗的言论太难听等等,于是动摇了,放弃了,只能继续迷茫了。

举个例子,有的大学生很特长在某类公司做个销售,如果坚持完全可能在不久以后发家致富,起码会形成持续有效发展,但是公司给的工资只有一两千,还要持续很多年,还要面临很多可能导致“不成功”的风险,还要面对世俗的看不起。而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年薪,加上杂七杂八,稳定下来年薪接近10万,很轻松,没压力,地位很高,评价很高,找对象都很容易。这个时候怎么办?!

在中国,学历太重要,于是只有继续读书,读书完毕年龄也大了,锐气再难有了,拿不起也放不下,可是不读又没有好的平台和机会。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是国有和事业单位,他们享受政策和国家支持,虽然多会导致混吃等死,但是收入待遇好。在中国年龄大了,再无核心技能,就很难找工作了,于是大学生不敢折腾,就想着早点稳定,刚毕业,虽然很年轻,却已经足够世故、老成,方佛已垂垂老矣……,所有这些,让很多大学生刚一出校门,就真正的迷茫才刚刚开始,而所有这些*现象很难改变,让大学生很难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最终大部分人只能随波逐流,但是,浑然不觉,最后绝大部分人继续重复着前人的循环,沦为万千平凡大众的一员,甚至继续流浪于江湖。

恰恰因为走出校园后会面临更大的迷茫和更多的压力,所以在大学期间更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大一不能确定,大二确定,大二不能大三,大三不能大四,大四不能就在研究生或社会确定,一年不能就三年,三年不能就五年,五年不能就十年,四十岁确定不了就五十岁确定,只要不死,就得确定,因为任何人都是在直接或间接,虚伪或真诚的追求成功,而要追求成功就要确定目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在大学期间就能知道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目标,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我觉得只要在大学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以后不管怎样都会成功的,因为持续的积累,总有水到渠成的时候。

那么在大学如何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呢?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加上自己的专业学习,综合分析确定一个发展目标。相比较自己的优势就可以确定了,不可能做到完全清楚。一旦确定了,就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积累,比如多看相关的书,多学习相关的技能,多进行相关的实践,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不得不确定这个目标了,想改变都难了,因为其他的目标没有积累,你会很清楚毫无意义。而这个时候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才开始真正明朗,如果前期没有进行有效的积累,一切的目标都是空想。

所以,这个职业发展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具有挑战性和长远意义,而且必须有时间的限制。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是一个行动,不是想象。我想成为亿万富翁,那不是目标,是做梦;我要通过做国际贸易成为亿万富翁有点像理想了;我要通过大学四年所学和充分实践以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有点靠谱了;我在大学期间要看100本国际贸易的书并通晓3门外国语言然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更靠谱了;我在大学期间要分阶段阅读至少100本国际贸易的实用书籍,并认真学好英语拿到高级口译,坚持在外贸公司进行充分的实践积累,并考取外贸需要各种证书,掌握实用技能……,这就像职业发展目标了。然后就去实践这个目标,实践的过程千万千万不能多想,只要多想,目标就等于空想,直到完成分阶段的具体目标之后,才能下结论行还是不行。所以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是一个行动的目标,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实践过程,有目标不行动,还不如没有目标,否则会让人活得很痛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