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学什么及主要开设课程

思而思学网 2024-01-20 15:57:04

高考填报志愿时,新闻学专业学什么、培养目标、主要课程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新闻学专业主要开设课程

通识类课程

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艺术修养。

公共基础类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体育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专业基础类课程

各高校应当根据各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开设新闻传播学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专业类课程

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师资情况,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应开设8—10门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的核心知识点。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有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融合新闻学、新闻摄影、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课程具体名称各高校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各专业还可以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目录外特设专业另有专业类课程,由开设院校自行设定。

2、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我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3、新闻学专业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新闻行业需要适应国际化潮流,掌握信息化手段,灵活应用的全媒体化人才。全国各报刊、电视台的招聘人数逐年下降,传统媒体呈现萎缩之势。同时,全国高校新闻院系毕业生进入传媒业的学生不到30%。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知名新闻院系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传媒传统人才市场“供过于求”。报业集团招聘新媒体人才的案例更向广度扩展,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开始重视对新媒体人才的招聘。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在中国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技能新闻人才的培养上。从供求对象看,新闻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新媒体运作能力较弱,无法满足需求。

社会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需求有限。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新闻传媒,特别是报纸杂志进行整顿,传媒业基本上维持现有规模,对新闻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像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媒体,本科层次的人才基本饱和,新华社等媒体接收毕业生时,明确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同时还要“过五关斩六将”般的层层笔试、面试。越来越多毕业生将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作为自己求职的首选,但是想要进入却很难。

就业方向

总体而言,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口的方向有三个:新闻业(包括专业媒体及一些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公关业和广告业,就业领域很宽。除媒体内容生产岗位之外,新闻学专业学生还适合广告、公关、传播、高校、企业宣传、政府宣传等岗位的工作。电视节目编导也是很多毕业生理想工作,近年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爆红,电视播、编、采人才紧缺。线下刊物编辑比如杂志编辑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杂志编辑需要具备一些广告知识,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最终没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毕业生,一部分成了企业或政府的公关、策划人员,从事公关宣传工作,还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成为了高校教师。

考研方向

新闻学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广告学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新闻业务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等。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