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的“困境”:校内减负,课外增负

思而思学网

 5月13、14日,正好是上海集中举行民办初中、小学面谈的日子,一张张各民办学校门前人头攒动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家长忙着打听消息、带着孩子焦急地参加面谈,学龄前的孩子马不停蹄的备战,导致很多补习班的课程刚一出来就被“秒杀”。

2003年以来,上海就不断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减负政策。2017年,减负再次成为公共政策焦点。年初上海多位人大代表呼吁,要清理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两幅画面交织在一起,也折射了部分当前教育的困境。有人呼吁减负,21世纪需要新的核心素养;而也有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升入优质学校,不惜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涉及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试图了解他们的焦虑和诉求;同时,多位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表达了他们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些期望。

  家长们的焦虑

“不是在上学,就是在上学的路上。”同一个周末,朋友圈一位家长发了这样一条状态,配图是孩子在去补习班的路上看书的照片,引发了不少人在下面评论。

这仅仅是一位5岁的小朋友,但是细翻她家长的朋友圈发现,周末基本上发出的状态都是围绕着孩子的教育。而在她晒出的给幼儿园中班孩子制定的课外任务中,包含英语听说读写课、数学60题、头脑思维、舞蹈课、书法练习、四五快读等项目。

“孩子明年要幼升小,我希望她能冲一下世外小学。考不进的话,再选择公立学校。”上述家长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拥有“冲民办、保公立”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个群体的画像也很清晰:拥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家庭收入中上,常常混迹于各种家长微信群、潜水在各大教育论坛,各处打探哪家补习班的课程辅导强项,对孩子的教育发展有详细的计划和要求。

而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矛盾。一边感慨孩子们太苦了,但又马不停蹄给孩子报补习班。“最大的焦虑是别的小朋友都在学,我们小朋友不学或者学不好的话就会被好的学校淘汰。”一位家长表示。

也就是说,这些家长焦虑的本质还是在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因为能够进入好的民办小学,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最后进入名牌大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