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037元,与2018年74378元相比,增加4659元,同比名义增长6.3%。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2127元,同比名义增长6.4%,扣除物价因素,2019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3.5%。
分地区看,2019年年平均工资位居前三位的是合肥、淮南、马鞍山,分别为90115元、84980元、80348元;位列后三位的是亳州、宿州、安庆,分别为63704元、64791元、6909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位居前三位的是芜湖、池州、淮南,分别增长12.0%、11.7%、9.0%;位列后三位的是滁州、马鞍山、六安,分别增长1.3%、1.7%、2.0%。
表1 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区分 | 2019年 | 2018年 | 名义增长率 |
全省 | 79037 | 74378 | 6.3 |
合肥 | 90115 | 85074 | 5.9 |
淮北 | 75430 | 70263 | 7.4 |
亳州 | 63704 | 61326 | 3.9 |
宿州 | 64791 | 61692 | 5.0 |
蚌埠 | 72340 | 67694 | 6.9 |
阜阳 | 69734 | 64501 | 8.1 |
淮南 | 84980 | 77941 | 9.0 |
滁州 | 74529 | 73608 | 1.3 |
六安 | 77191 | 75671 | 2.0 |
马鞍山 | 80348 | 79030 | 1.7 |
芜湖 | 78161 | 69797 | 12.0 |
宣城 | 74719 | 69907 | 6.9 |
铜陵 | 74237 | 72427 | 2.5 |
池州 | 76457 | 68430 | 11.7 |
安庆 | 69094 | 65253 | 5.9 |
黄山 | 76601 | 73627 | 4.0 |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3122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05423元,采矿业101890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3倍、1.33倍和1.29倍。年平均工资位列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45613元,农.林.牧.渔业46917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9472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59%和63%,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2.48,与上年相比差距缩小了0.13。
表2 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行 业 | 2019年 | 2018年 | 名义 增长率 |
合 计 | 79037 | 74378 | 6.3 |
农、林、牧、渔业 | 46917 | 41274 | 13.7 |
采矿业 | 101890 | 90747 | 12.3 |
制造业 | 70475 | 66006 | 6.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13122 | 104472 | 8.3 |
建筑业 | 63074 | 60785 | 3.8 |
批发和零售业 | 62075 | 59766 | 3.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0896 | 72012 | 12.3 |
住宿和餐饮业 | 45613 | 40071 | 13.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1580 | 84256 | 8.7 |
金融业 | 89847 | 84882 | 5.8 |
房地产业 | 68129 | 68033 | 0.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2201 | 56024 | 11.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95977 | 93035 | 3.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0926 | 62816 | -18.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49472 | 45070 | 9.8 |
教 育 | 97702 | 98697 | -1.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5423 | 96596 | 9.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72342 | 68973 | 4.9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93753 | 87207 | 7.5 |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为准确反映行业用工情况,从2011年起,将在岗职工中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了单独统计。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在岗职工以外,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个人所得税、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