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

思而思学网 2024-04-06 18:50:26

据最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招生网和新疆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新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3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3099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不过每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新疆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1、新疆高考2022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993名;

2、新疆高考2021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121名;

3、新疆高考2020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848名;

4、新疆高考2022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186名;

5、新疆高考2021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1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484名;

6、新疆高考2020年考生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675名;

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新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31 30993 省教育厅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393 7186 省教育厅

2、2021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56 26121 省教育厅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10 7484 省教育厅

3、2020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378 25848 省教育厅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26 7675 省教育厅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有哪些

1、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高考的省排名有什么用

排名能够说明个人分数在全省学生中的位置,可以根据排名去更好的填报志愿。

高考招生按比例分配录取,把全省排名与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与往年录取情况作参照,可以知道自身能报考哪些层次的学校。根据分数按百分比划档,一、二本线不是说考多少分过线就可,其实排名更重要。

排名决定了个人分数段及排名附近分数段人数、密集程度。两者帮助估计志愿报考形势,具体可以进行各种估计揣测,以求报考志愿稳妥。排名和分数段密集程度都是初步划定志愿范围后的参考和辅助。

三、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学校介绍

包头师范学院,坐落在享有“世界稀土之都”美誉的“草原钢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包头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更名为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包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包头师范学校、包头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包头师范学院。2003年,又与原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医学院合并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校名恢复独立法人资格。2007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招生。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7年,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隆重举办建校60周年庆典纪念活动。 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博学、笃行、齐志、恒德”的优良校风,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目前设有17个党政管理机构、20个教学机构、8个教学科研辅助机构、2个群团机构。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44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3769人。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拥有校舍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8694.15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809.85万元)。现有14个实验中心(其中2个自治区级教学示范实验中心),144个校外实习基地。纸质图书95.92万册、电子图书109.8万册,各类中外文全文数据库41个。学校万兆主干千兆交换到桌面和无线网络组成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系统覆盖全校园,网络出口合计3300M;智慧校园服务平台集成了20余个业务信息系统提供全校信息化网络服务;全方位安全技防设施和网络安全运维机制有效保障学校的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现有教职工965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人。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第二层次人选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名师9人;自治区教坛新秀9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5人;包头市“鹿城英才”10人;校级“阴山学者培养计划”人选61人。 教学改革有序推进。学校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完全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通过ISEC项目引进了国际化课程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实施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四个转变”;通过校企、校地、校校联合培养,不断拓展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5门,自治区在线开放建设课程10门。学校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获批自治区教改研究项目12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9项。学校积极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批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内蒙古足球协会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基地。 科研水平持续提升。近五年,学校获得科研经费1494.3万元,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项目142项、厅局级项目42项、其他项目9项。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76篇(仅2016-2019,2020检索收录尚未采集统计)。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1项(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获得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80项(其中特别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9项)。学报《阴山学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民族地区优秀期刊”“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有“边塞学术之花”的美誉。 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活动;与美国费耶特维尔州立大学、东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合作开设了多门同步远程网络视频课程;与费耶特维尔州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和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自治区高校中最早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把“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就业、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学校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256项,其中省赛金奖6项,国赛金奖1项、银奖4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包头市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包头市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先进集体”“包头市众创空间试点单位”“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师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被“央视一套”“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和《实践》杂志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多次在全国、自治区、包头市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取得佳绩。同时,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学校设有综合素质奖学金等9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 进入*,学校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不动摇,坚持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师范院校。 (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