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拟取消中考联招 需要前提与配套

思而思学网 2024-01-19 20:53:27

关于 “重庆拟取消中考联招 需要前提与配套”,由思而学教育为您编辑整理,欢迎同学们查阅!

14日,重庆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义务教育学校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另外,我市将推进“中考”改革,论证、推进适时取消“中考联招”。从今年起,不再新设重点学校,并逐步取消重点班。(新闻链接)

教育改革这事,确实太复杂了,“论证、推进适时取消‘中考联招’”这句话,说起容易,做起来,相当沉重而艰难。因而,尽管三年前,重庆市教委公布相关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提及取消中考联招,但到了今天,仍然只能谨慎地使用“论证”、“推进”、“适时”这种模糊字眼,只是昭示了大方向,而完全不敢确定时间表。

这只能反衬出,促进教育公平这件事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本质,须铺垫好前提,做好相关配套,形成广泛共识,把握好大局,慎之又慎,稳中求进,不谋求毕其功于一役。

具体来看中考联招,其实,当初实行联招,也是基于公平考虑,只是较为简单地单纯以分数论英雄,它与高考的好处与副作用是一样的,好处是分数一把尺,不问关系人情,不搞走后门,这某种程度所彰显的同门槛同起跑线的公平,让尤其是没权、没钱、没势,上升通道仄逼的底层家庭和穷孩子们力挺。

但副作用是:鼓励了应试,使学生增负,让人才评价体系不具多元化和科学性,同时,为了力争公平教育机会,这事又助推了一个令人纠结不已的行为——择校。择校与相伴而生的高昂择校费,让孩子的成才路耸立起了“拼钱”的妖魔,让祖国花朵变栋梁之前,其“成本付出者”那些家长们,不得不盘算投入产出比,而“教育资源收益者”,则隐隐绰绰地将教育操作成了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生意”,甚至包括某些管理者,也一定程度上默许了“钱择校”、“权择校”的现象,使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的态势进一步加大,而其派生的教育腐败、穷人读书难的社会矛盾更为尖锐。

因此,公众左一嗓右一嗓地声讨择校,高层左一棒右一棒地压制收取择校费,包括招生指标比例到校啊,高中段实行“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啊,包括某些地方,小升初采取摇号、电脑排位之类小技改,都对接着这种对教育不公正的痛感和对未来公正的渴求。但仍然改变不了一个先天有病的设计安排在道理上服输,而在现实中却仍然被人千方百计钻营奔竞夤缘攀附。

前提与配套在哪里,在均衡教育资源,城乡同享平等的教育资源,教师合理流动,逼端金饭碗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去端泥饭碗,甚至还包括地方财力的充盈胖壮,相关法律的完善、学子就业渠道的畅通,城乡贫富悬殊的减小,公民权利均等……等等,要将这一切基础打牢,可要做到这些,不仅是教育体系的大洗牌,甚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蝶变,其过程中的强大的现实阻力,不可小觑。

重庆拟取消中考联招 需要前提与配套由思而学教育为同学们整理,祝大家学习愉快,学业顺利!

更多同学在看:

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公布

名师点拨:2014中考语文新增情景写作

晨皓老师2014英语中考说明《考试说明》解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