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三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20 16:59:19

严防“灯下黑”、专门“治内鬼”,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案例,诠释“打铁还需自身硬”“监督者受监督”等重大主题,使人们更清楚看到,这些年反腐败斗争能够形成压倒性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与纪检监察战线毫不含糊地清理门户、净化队伍、提高素质是分不开的。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思而学教育网。

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两天热议《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部大片的人很多,在一次与某民主党派领导闲聊时,他也高度肯定这部片子拍得好,感觉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又回来了!

他的这句话的确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从反腐、深改、军改、治国、外交,到重温初心,继续前进,哪一项没有大胸怀能做到?

《打铁还需自身硬》片子的播出,又一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胸怀的宽广程度,我们的党不仅敢于查处执纪监督部门的“灯下黑”,而且敢于揭短亮丑,把党的问题和党在执纪监督中的缺陷悉数摆在了人民的面前,请人民评判!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这些问题和缺陷,我们的党和党的执纪监督部门已经拿出了积极管用的措施,这一切也摆到了人民的面前,请人民监督!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

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在追问执纪监督部门,更是在追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谁来监督,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毛泽东主席当年的回答是:行,这就是民主。现在,以的党中央拿出了具体的措施,就是把党内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办法都摆到人民面前,请人民监督。这不就是真正的民主吗?这不就是中国共产党宽广的胸怀吗?

中国共产党的胸怀有多大?只要有利于祖国、人民,一心要实现中国梦的都可以成为朋友;中国共产党的胸怀有多清澈?只要是损害了祖国、损害了党、损害了人民利益的,不管你是什么级别,在哪个重要岗位,都要严格执纪,绝不姑息;中国共产党的胸怀有多高尚?不为当大官发大财,只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党员,我应该为有这样大胸怀的中国共产党点个赞!作为中国人,我也要为祖国能在这样胸襟宽广的执政党的领导下点个赞!

执纪需要自身硬,执政更需自身硬!这个逻辑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片中已经阐明,接下来就需要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和每一名党员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了!

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新年伊始,中纪委即隆重推出反腐大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直击“灯下黑”,彰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从严治党,坚决把自己摆进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永葆纪检监察队伍纯洁性的决心和意志。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渗透,实现了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党组织的全覆盖。反腐的高压态势之下,“老虎”“”苍蝇“原形毕露,其中不乏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正人先正己”,己不正,何以正人?要彰显纪检监督的力量,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形成全党同志普遍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的良好氛围,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氛围,首先要从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做起,要确保纪检监督队伍”自身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能做忠诚干净担当。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让纪检监察机关对反腐形势保持清醒认识的警钟。反腐败斗争是一场长期的复杂的艰苦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必须要保持对反腐形势的清醒认识,要时刻绷紧神经弦,要坚决避免盲目乐观情绪。虽然数年来,“打虎拍蝇”动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存量仍然很大,滋生腐败的“土壤”还没有彻底铲除,监督执纪仍然存在制度短板,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精神缺钙”的问题,一些经过巡视督促整改的地方和单位又重新出现不正之风,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仍然我行我素,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复杂,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保持清醒和韧劲,继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云游网

“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警钟需长鸣。透析那些落马的纪检监察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无不是发人深省、令人警醒的。即使是一些看上去值得信任、干净、忠诚、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因底线薄弱、信仰迷失、“三观”扭曲、监督乏力和利益诱惑而成为“灯下黑”,与“老虎”“苍蝇”沆瀣一气,结成利益同盟,与组织对抗,严重破坏了纪检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硬”,真正把规矩挺在前面、产生震慑、形成“不敢”“”不能“”不愿“氛围,还需让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向自己开炮”,要让“自清门户”的“体检”动作经常进行,要让“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警钟长鸣,要让严防“灯下黑”的“预警灯”及时、准确的亮起来。

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片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罗凯等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出镜忏悔,中央纪委严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严防“灯下黑”的众多细节首度公开,引起我市干部群众热议。

渝中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张刚观后很振奋:“其身正,才能正人!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只有更好地接受监督,才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大的保护。”

“深受教育!作为监督执纪者,如果把监督执纪权作为谋利的工具,带来的危害比其他干部更甚,将严重损害纪检监察机关、甚至党的公信力。”市纪委派驻市国土房管局纪检组长向戎说。

“这部专题片真实反映了纪检监察机关下狠手、出重拳严查纪检监察队伍违纪者的决心。”城口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李小军说,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硬,才能更好地去监督执纪问责,才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延续了中央纪委‘反腐大片’的震撼效果,直指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腐败问题,让我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感受到被猛击一掌的警醒,思想上更要主动拧紧从严律己的‘发条’。”綦江区三角镇纪委书记吴峰有着这样的感受。

“‘纪委是查别人的,谁来查纪委?’这部片子回答了这个问题。”重庆日报评论部主任单士兵说,执纪者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监督,纪委主动打破“神秘”公开亮相,将自己放在了“聚光灯”下,从传播角度来说,非常及时地回应了社会关切。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该片的播出,充分体现了中央纪委对于纪检监察系统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这样的担当让我们很信服!”云阳县外郎乡党员凌华乔表示。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居民秦太芳对该片肯定道:“敢于拿自己人开刀,并且大白于天下,我们老百姓给中央纪委点个赞。”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