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陕西省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思而思学网 2023-12-07 18:54:44

陕西省三项机制心得体会【篇一】

干部“能上不能下”成普遍存在的现实顽症不知已经多少年。不否认以前那些干部曾经在现任的领导岗位上辛苦过,努力奋斗过,也着实为民办了实事。可是时间长了,就滋生了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他们在工作中不再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轻则原地踏步毫无建树重则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这样的干部阻碍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但干部没有监管部门,一旦当上领导,好象没有下的可能了,因为只能上不能下呀!于是,德才兼备的年青干部上不

了岗无用武之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用人环境也使有为的年青干部的思想变得僵化,不思进取,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固化思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干部的管理中却堵塞,干部队伍上下流动性差,墨守成规是现在干部队伍中的一种工作现象。因为各部门负责人不进取,而下面的年青干部肯定更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现试行的《规定》让有为年青干部看到了希望,希望各级党委(党组)都能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形成“能者上,庸者下” 的常态。使得每一个领导干部在位只能一门心思谋在位的事,否则将被有为之士取而代之。如此一来,就会在体制内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个人认为对于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一定要早做安排才有可能把干部队伍中的?者,劣者尽可能清扫出去。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而不在实践中践行,一定要执行,勇于把不作为,不廉洁、不干净、不担当的领导干部调整打扫出去,使我们的干部队伍永保青春活力,永远纯洁从而营造一派正气的用人环境。

陕西省三项机制心得体会【篇二】

当前,商洛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和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各项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运用好“三项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推商洛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

一、落实鼓励激励机制,端正“政绩观”,提振“精气神”,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干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党政干部的“精气神”就是成就党和国家事业的源动力,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十三五”,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个别干部却丢掉了“精气神”,要么习惯于满足现状,要么心思干脆就不在工作上,淡忘了曾经干事创业的初心,不利于我们事业继续前进。只有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真正让肯实干、有实绩的干部得荣誉、得实惠、得地位,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得发展。

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吃下“定心丸”,敢啃“硬骨头”,免除改革创新的后顾之忧。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我市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我们结合市情不断地探索,才能走出符合商洛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我们要鼓励广大干部主动作为,更要鼓励干部敢于试错。在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和脱贫攻坚这些“硬骨头”上,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改革和工作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丝毫不差,要允许干部犯错,努力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免除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卸下精神包袱,心情舒畅地大胆作为,心无顾虑地勇于担当,努力推动商洛经济“弯道超车”,实现转型发展。

三、落实能上能下机制,改变“单行道”,增加“危机感”,激发干部队伍的朝气活力。当下,少数干部出现了廉而不为、廉而不勤、懒政怠政等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公平和士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就是要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多上、快上、好上,让不称职、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多下、快下、好下,干部队伍才更有朝气和活力。商洛经济欠发达,但干部队伍和工作状态不能欠发达,反而更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充分运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倒逼各级党政部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改变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单行模式”,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让干部明白职务不能靠“保”、日子不能靠“混”,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商洛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