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找穴位图
B | 八髎穴 八风穴 八邪穴 白环俞穴 百虫窝穴 百会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髀关穴 臂臑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 |
C | 承扶穴 承光穴 承浆穴 承筋穴 承灵穴 承满穴 承泣穴 承山穴 尺泽穴 冲门穴 冲阳穴 次髎穴 攒竹穴 长强穴 |
D | 大包穴 大肠俞穴 大都穴 大敦穴 大赫穴 大横穴 大巨穴 大陵穴 大迎穴 大钟穴 大杼穴 大椎穴 带脉穴 胆俞穴 地仓穴 地机穴 地五会穴 督俞穴 犊鼻穴 兑端穴 膻中穴 |
E | 耳和髎穴 耳门穴 二间穴 |
F | 飞扬穴 肺俞穴 丰隆穴 风池穴 风府穴 风门穴 风市穴 跗阳穴 伏兔穴 扶突穴 浮白穴 浮郄穴 附分穴 复溜穴 腹哀穴腹结穴 腹通谷穴 符舍穴 |
G | 肝俞穴 膈关穴 膈俞穴 公孙穴 关冲穴 关门穴 关元穴 关元俞穴 光明穴 归来穴 膏肓俞 |
H | 颔厌穴 行间穴 合谷穴 合阳穴 横骨穴 后顶穴 后溪穴 华盖穴 滑肉门穴 环跳穴 肓门穴 肓俞穴 会阳穴 会阴穴 会宗穴 魂门穴 |
J | 箕门穴 极泉穴 急脉穴 脊中穴 颊车穴 间使穴 肩井穴 肩髎穴 肩外俞穴 肩髃穴 肩贞穴 肩中俞穴 建里穴 交信穴 |
角孙穴 解溪穴 金门穴 筋缩穴 京骨穴 京门穴 经渠穴 睛明穴 鸠尾穴 居髎穴 巨骨穴 巨髎穴 巨阙穴 厥阴俞穴 | |
K | 孔最穴 库房穴 昆仑穴 口禾髎穴 |
L | 蠡沟穴 厉兑穴 廉泉穴 梁门穴 梁丘穴 列缺穴 灵道穴 灵台穴 灵墟穴 漏谷穴 颅息穴 络却穴 劳宫穴 |
M | 眉冲穴 命门穴 目窗穴 |
N | 脑户穴 脑空穴 内关穴 内庭穴 臑会穴 臑俞穴 |
P | 膀胱俞穴 脾俞穴 偏历穴 魄户穴 仆参穴 |
Q | 期门穴 气冲穴 气海穴 气海俞穴 气户穴 气舍穴 气穴 前顶穴 前谷穴 强间穴 青灵穴 丘墟穴 曲鬓穴 清冷渊穴 |
曲差穴 曲池穴 曲骨穴 曲泉穴 曲垣穴 曲泽穴 颧髎穴 缺盆穴 | |
R | 然谷穴 人迎穴 日月穴 乳根穴 乳中穴 |
S | 三焦俞穴 三阴交穴 商丘穴 商曲穴 商阳穴 上关穴 上巨虚穴 上廉穴 上髎穴 上脘穴 上星穴 食窦穴 率谷穴 三阳络三间穴 手五里 |
少冲穴 少府穴 少海穴 少商穴 少泽穴 申脉穴 身柱穴 神藏穴 神道穴 神封穴 神门穴 神阙穴 神堂穴 神庭穴 肾俞穴石关穴 石门穴 手三里穴 束骨穴 水道穴 水分穴 水沟穴 水泉穴 水突穴 丝竹空穴 四白穴 四渎穴 四满穴 | |
T | 太白穴 太冲穴 太溪穴 太乙穴 太渊穴 陶道穴 天池穴 天冲穴 天窗穴 天鼎穴 天府穴 天井穴 天髎穴 天泉穴 天容穴天枢穴 天突穴 |
天溪穴 天牖穴 天柱穴 天宗穴 条口穴 听宫穴 听会穴 通里穴 通天穴 瞳子髎穴 头临泣穴 头窍阴穴 头维穴 | |
W | 外关穴 外陵穴 外丘穴 完骨穴 维道穴 委阳穴 委中穴 胃仓穴 胃俞穴 屋翳穴 五枢穴 五处穴 腕骨穴 温溜穴 |
X | 膝关穴 膝阳关穴 侠白穴 侠溪穴 下关穴 下巨虚穴 下廉穴 下髎穴 下脘穴 陷谷穴 消泺穴 小肠俞穴 小海穴 心俞穴囟会穴 胸乡穴 悬厘穴 |
悬颅穴 悬枢穴 悬钟穴 璇玑穴 血海穴 郄门穴 | |
Y | 哑门穴 阳白穴 阳池穴 阳辅穴 阳纲穴 阳谷穴 阳交穴 阳溪穴 养老穴 腰阳关穴 腰俞穴 液门穴 譩譆穴 意舍穴 阳陵泉 阴交穴 |
翳风穴 阴包穴 阴都穴 阴谷穴 阴廉穴 阴陵泉穴 阴郄穴 阴市穴 殷门穴 龈交穴 隐白穴 膺窗穴 迎香穴 涌泉穴 | |
幽门穴 鱼际穴 俞府穴 玉堂穴 玉枕穴 彧中穴 渊腋穴 云门穴 | |
Z | 章门穴 照海穴 辄筋穴 正营穴 支沟穴 支正穴 至阳穴 至阴穴 志室穴 秩边穴 瘈脉穴 中冲穴 中渎穴 中封穴 中府穴中极穴 足临泣穴 足窍阴穴 足三里穴 足通谷穴 足五里穴 中都穴 |
中髎穴 中膂俞穴 中枢穴 中庭穴 中脘穴 中渚穴 中注穴 周荣穴 肘髎穴 筑宾穴 紫宫穴 |
阴阳经五输穴的作用
一、井穴治疗与肝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井主心下满
“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于肝,肝主疏泻。
肝气郁结,横犯脾胃,可见心下满闷;阳井属金,内应于肺,金可制木,肺可调气,故阳井有抑木调气之功。故肝气郁结于心下满闷、胁肋胀满、急躁易怒、头胀头痛等可取井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涌泉:《素问·缪刺论》治无故善怒,气上贲门。少冲:《备急千金药方》治太息烦满,少气悲惊。商阳:《铜人》治胸中气满。
2、治疗风证
井穴在阴属木,内应于肝,肝主风;在阳经属金,内应于肺,肺主皮毛。故内风、外风之疾如惊风抽搐、癫痫等均可取井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大敦:《甲已经》治小儿痫瘈。少商:《针灸滋生经》治咽喉肿塞,谷粒不下;《杂病穴法歌》治小儿惊风;关冲:《针灸大成》治喉痹舌卷。
3.治疗出血证
肝藏血,若功能失职可见出血证。
文献记载如:厉兑:《甲已经》主鼻衄。大敦:《针灸大成》 主妇人血崩不止。
4.治疗急性热病 高烧、中暑、肝风内动之惊厥、神志病(昏迷、癫狂),有泻热开窍、镇惊宁神的作用。
但也有用于治疗虚证的情况,如隐白治疗脾虚崩漏(灸法),涌泉治疗肾阴不足的咽干喉燥、声音嘶哑。
癫痫:双商阳、关冲、少泽、少冲井穴点刺放血,能调整阴 阳,激发经气,醒脑开窍,以平息抽搐,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风急性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 用,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降低脑水肿,保护脑 细胞,阻止脑内不可逆损伤的发展。
脑梗塞后头痛:取健侧肢体井穴少泽,关冲,商阳,至阴, 足窍阴,厉兑,点刺放血。
二.荥穴治疗与心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荥主身热
“荥主身热”,阴荥属火,内应于心,心属火,火为热之甚,故凡心或热病均可取荥穴治之。阳荥属水,水可以制火,故阳荥亦可用于火热之病。“身热”一方面是指心火亢盛,另一方面也包括其他脏腑、经脉的多种热症(包括阴虚火旺之证)在内。
诸如:热伤神明引起的心悸、心烦、狂躁不安;热伤肺卫导致的发热、咽喉肿痛;肝火上炎引起的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热伤津液导致的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尿少、便秘;心火下移小肠导致小便黄赤、尿道涩痛或尿血;热伤血络引起的吐血、鼻出血、大便下血以及心、肺、肠道热毒壅盛引起的肌肤痈肿疮疖等,则取用诸经荥穴清热泻火。如鱼际清肺热,少府清心火,内庭泄胃火,侠溪泻胆火等等。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热病发热。二间:《甲已经》主身热,喉痹如梗。内庭:《甲已经》主厥热,热病汗不出。少府:《千金方》治掌中热。
2.治疗神志病
心主神明,由于热伤神明而引起的心烦、心悸、失眠及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可取荥穴。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喜笑不休。液门:《大成》主惊悸妄言。大都:《大成》主烦心闷乱。
3.治疗血脉证
心主血脉,由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以及热壅气滞、血脉郁阻之诸疮红肿热痛可取荥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劳宫:《甲已经》主溺赤,大便血,衄血不止。二间:《甲已经》主鼻衄赤多血。内庭:《大成》主鼻衄不止。行间:《大成》主经血过多不止。
三. 输穴治疗与脾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输主体重节痛
“体重节痛”主要是四肢肌肉和大小关节疾病。阴经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主四肢,主运化,故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而见体重等症;阳经输穴属木,肝属木,若肝气郁滞则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故输穴可用于止痛。
文献记载如:后溪:《甲已经》主肩脑肘臂痛,头不可顾。三间:《甲已经》主目急痛,齿龋痛。太白:《甲已经》主身重骨酸。神门:《外台秘要》治手肩臂寒痛。
2.治疗脾胃病
输穴属土,内应于脾,脾胃之疾故可取输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陷谷:《大成》主面目浮肿,肠鸣腹泻。太白:《大成》主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霍乱,腹中切痛,肠鸣。
3.治疗出血证
脾主统血,如脾之统血功能失职则可出现各种出血症,故可取其输穴。文献记载如:太冲:《甲已经》主女子漏血。太渊:《大成》主咳血、呕血。太白:《大成》主泻泄脓血。
四. 经穴治疗与肺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1.经主喘咳寒热
阴经经穴属金,内应于肺,肺主皮毛,司呼吸,肺卫受邪则可见寒热、咳嗽,可取经穴治之。喘咳寒热系邪袭肺卫、肺失宣降所导致的外感及其呼吸系统病变,如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鼻塞不通、咽干咽痒、声音嘶哑等。
文献记载如:支沟:《甲已经》主咳,面赤热。商丘:《甲已经》主寒热善呕。经渠:《大成》主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
2.治疗与水有关的病症
肺主宣发,如肺气失宣,水不得布散,三焦不得通,则会产生水肿等症,故可取之经穴治之。
文献记载如:解溪:《甲已经》主风水面跗肿。复溜:《甲已经》主风逆四肢肿。阳谷:《医宗金鉴》主头面项肿。
3.治疗神志病
阳经经穴属火,内应于心,心主神明,故神志病可取经穴治疗。 文献记载如:阳溪:《甲已经》主狂言笑见鬼。昆仑:《甲已经》主癫疾。商丘:《甲已经》主癫疾狂??善笑不休发于外。间使:《千金方》主狂邪发无常。
五. 合穴治疗与肾之病机有关的疾病
合主逆气而泻:
阴经合穴属水,内应于肾,若肾气虚则下元不固,精血下泄;阳经合穴属土,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若胃气不降则上逆,脾气不健则下泄。“逆气而泄”指气机上逆,病变部位主要在六腑和肾及前后二阴,以消化系统、肾病为主。如遗尿、泄泻(包括五更泄)、遗精、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胃气上逆之呕吐,肾不纳气之气喘等,均可取合穴以调理肠胃,调补肾气。
文献记载如:尺泽:《甲已经》主咳逆伤气、咳嗽,唾浊。足三里:《甲已经》主善呕、肠鸣腹痛泄。阴陵泉:《针灸大成》主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遗精。
五输穴子母补泻
五输穴子母补泻临床应用分本经补泻、异经补泻和“泻南补北”三种方法。
1.本经补泻: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
(一)、超高清人体经络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大全
人体头部正面【穴位图】1、头维穴 2、发际穴 3、阳白穴 4、印堂穴 5、攒竹穴 6、鱼腰穴 7、外明穴 8、睛明穴 9、丝竹空穴 10、瞳子髎穴 11、承泣穴 12、球后穴 13、四白穴 14、迎香穴 15、人中穴 16、地仓穴 17、承浆穴补充:18、前顶穴 19、通天穴 20、上星穴 21、神庭穴 22、承光穴 23、当阳穴 24、五处穴 25、曲差穴 26、眉冲穴 27、素髎穴 28、兑端...查看更多
2.异经补泻:按十二经脉配合五行的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
3.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是以“损有余而益不足”为治疗原则,是对“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