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两个一百年完成“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201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201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
为全面了解全市扶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会常委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于3月中、下旬分赴5个县(市)开展深入调研,听取了当地政府相关情况汇报,召开了座谈会,还深入重点乡村和贫困户,实地查看走访产业扶贫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镇扶贫站建设等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市所辖的5个县(市)均为省定非重点贫困县,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6万户、21.56万人。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一年脱贫攻坚,四年巩固提升”的决战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年底前将实现112个贫困村出列、9.28万贫困人口脱贫,力争完成其余1.79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根据市委市政府《合肥市农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各级政府把扶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市到村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了市领导脱贫攻坚联系帮扶制度,广泛开展“双包双到”定点帮扶工作,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摸清家底,对扶贫对象全部建档立卡,实行精准核查。各地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让帮扶单位、责任人和贫困村、贫困户知晓政策、对接政策、享受政策。开展了巾帼脱贫、青春助力脱贫、春风就业脱贫、产业发展脱贫、百企帮百村脱贫等专项行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形成攻坚合力。
(二)机制健全,推进有序。加强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压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担子”。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配备了扶贫专(兼)职人员,保证扶贫攻坚工作从上到下有人管、有人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格局,切实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位。把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纳入市、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严格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实行“一票否决”。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核查月活动,为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加快脱贫步伐奠定坚实基础。
(三)措施落实,成效显现。各级政府按照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户脱贫和贫困村“一低二有三改善”的村出列标准,坚持产业导向、民生保障、社会帮扶、政策兜底的思路,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系列措施的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已实现全市贫困户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建设、贫困村光伏电站建设,硬化道路建设“四个全覆盖”;发展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把产业扶贫列入2017年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政策兜底改善民生,在全省率先开展低保、五保、扶贫“三线合一”;加大扶贫资金支持力度,2017年,市、县两级安排各项财政扶贫资金10.4亿元,较上年度增加近6亿元,有力保障了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发现,我市扶贫攻坚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
一是一些干部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领导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扶贫工作作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有的职能部门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不强,认为扶贫攻坚是党委政府的事,是农业部门的事,只是把扶贫工作当作一般性工作来抓,存在着为难情绪和推诿、应付等现象;少数乡镇责任人领导责任还没有落实到位。
二是脱贫标准应综合考量。我省的脱贫标准今年8月才正式确定,和2015年脱贫主要是建立在收入基础上,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即被确定为脱贫,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贫困户的总体情况,综合考量收支水平,实现贫困户收支基本平衡。对于家庭收入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家庭支出远远大于家庭收入,造成入不敷出的,要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并及时给予建档立卡,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落实落细省、市、县各级精准到户到人的政策措施,真正把扶贫落实到户,落实到人。
三是结对帮扶工作有待加强。虽然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部分单位领导对结对帮扶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举措不多,行动迟缓。一些帮扶单位和责任人只是简单给点钱了事,一些乡村干部“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一些贫困户对帮扶单位存在过度依赖思想。
四是产业发展项目覆盖面不大。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重要转变,能够激发贫困人口创业致富热情,解决长期发展问题,实现永续脱贫。尽管财政资金很支持产业发展项目,但是贫困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产业、金融、就业等政策措施相对滞后,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从事产业的农户和从产业项目建设中受益的农户覆盖面还不够大,使农民增收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几点建议
1.立足根本,着眼长远。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和突破,探索合肥版脱贫攻坚模式,走出具有合肥特色的扶贫路子,真正让困难群众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要处理好授予“鱼”与“渔”的关系,既创造性地落实入学、就业、就医、大病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确保贫困群众有较大的获得感,又在脱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确保脱贫攻坚既能短期见效,更有长期效应、可持续发展,真正带领困难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全市人民一道奔小康。
2.摸清底子,精准施策。要在进一步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找准致贫的“个性化问题”,对贫困家庭分类施策,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要通过政策性社保兜底实现脱贫;对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贫困家庭,要通过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实现脱贫;对因学致贫返贫和有劳力、有文化而无技能的贫困家庭,要通过教育资助、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要在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提高扶贫标准,不断改善提升贫困户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3.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准确掌握各地乡情村情,分析致贫的主要因素,探索解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和措施。要将资源整合投入到困难地区,对于适宜发展种、养、加等农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优先安置就业岗位等扶持政策带动脱贫,走出一条立足长远的产业、就业扶贫新路;对于偏远乡村要加大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切实解决交通、信息不畅和生产、生活不便等突出问题,增强落后地区的“造血功能”;针对当前农村因病致贫返贫情况突出问题,实行适度财力倾斜,努力完善医保、医疗和大病救助等制度,着力实施健康扶贫;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标准的动态特点,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群众公认的进退管理模式,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4.精心组织,合力攻坚。扶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实施扶贫攻坚计划是确保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压实工作任务。脱贫攻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强协调调度,整合帮扶资源和力量,形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合力推进,确保全市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17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2】
按照安排,现就2017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及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作以简要汇报:
一、2017年主要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既定目标任务和安排,做了大量的有益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全县脱贫攻坚步伐迈出有力、走得稳健、取得实效。2017年,全县共脱贫退出41265人,新纳入794人。
一是健全夯实了精准脱贫的工作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镇、部门、村三级抓脱贫的责任格局已经形成,产业扶贫、移民(脱贫)搬迁、教育救助、兜底保障等底子已全不摸清,每户贫困户的脱贫时间、责任、目标做到清晰明确,119名“第一书记”和119个驻村工作队全部脱岗驻村开展工作。
二是创新推广了覆盖全县的产业模式。结合蒲城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市率先总结推广了“镇党委+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户”“村党支部+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户”等六种产业联结模式和产业扶贫“菜单”,让群众自主选择适宜产业,通过落实企业或新型经济组织主动对接贫困户,确保贫困群众实现增收。经过各镇(办)各包联部门的积极衔接,止目前,全县已有四方果业专业合作社、裕康金银花专业合作社、金粟山养鸡专业合作社等201个新型经济组织参与,带动998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但截至目前仅拨付产业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仅带动贫困户3400余户。
三是着力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条件。投入1.2亿元实施完成了全县119个贫困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及25个村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建设,确保了各贫困村脱贫指标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全面启动了拔掉穷根的移民搬迁。制定下发了《蒲城县2017年移民(脱贫)搬迁实施方案》和《蒲城县实施存量房安置移民(脱贫)搬迁人口实施方案》,并专门组建了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健全了层级负责制度和“五项”工作推进机制,细化了各镇搬迁任务和进度表。止目前,全县7个城镇集中安置点及城区1个商品房去库存安置点全部已开工建设,并逐项目落实具体搬迁群众,同步签订搬迁、旧宅基地腾退、脱贫“三项协议”。
五是全面落实了各方关注的惠民政策。卫计部门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健康体检、开辟绿色通道、增设扶贫病床、一站式报销等30余项健康帮扶措施;教育部门对全县贫困家庭在校生进行了细致摸底,落实了十三年免费教育、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中职在校生国家助学金等9条资助政策,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民政部门制定出台了《蒲城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调办理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通信部门落实了互联网惠民政策,对全县119个贫困村实现互联网全覆盖;林业部门制定了《蒲城县脱贫攻坚生态补偿的实施方案》,申报生态护林员45名,并落实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全县为贫困户每人投保20元,共计落实105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并为每户贫困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有线网络电视、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在去年市上预考核和省级评估情况来看,我们的总体情况比较良好。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许多工作做到的还不到位。
一是信贷资金发放处于停滞。受金融信贷政策、贫困户失信户多、合作社资产难以评估等因素影响。产业扶贫金融信贷仅完成2423万元,金融机构放贷工作目前基本处于停滞。
二是产业扶持资金缺口较大。市上切块到县产业扶持资金有3405.5万元(含光伏产业资金1228万元)。基于各镇产业发展情况,去年县上下拨2463.5万元,仅扶持贫困户3491户。从目前情况看,还有6800户需要产业扶持资金,按照每户5000元标准,资金尚缺口3400万元。
三是移民(搬迁)工作进展不快。在组织“三项协议”的签订工作中,个别搬迁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签订旧宅基地腾退协议。
四是贫困村退出问题标准还有差距。按照省上贫困村退出标准,119个贫困村中还有部分村通村路、自来水管道、标准化卫生室、集体经济组织及兜底标准等必要条件还不完全达标。
五是包联帮扶工作不到位。有些部门的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的帮扶结对还是流于形式,没有沉下身子做到真帮实联,特别是一些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帮扶力量还不够强,措施还不够实。
三、2017年主要工作
按照省市扶贫办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今年6月底前我们要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完成这个任务压力很大,任务艰巨。主要是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加快产业精准脱贫。近期要召开全县产业精准扶贫推进会,对2017年产业脱贫进行统筹安排。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镇(办)、各包联部门要依照既定的“六种产业联结模式”和“产业扶贫菜单”,重点围绕中北部5万亩花椒基地、高速沿线酥梨长廊、南部设施农业,中西部畜牧养殖布局,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因地制宜地指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加工业和光伏产业。县上要求,每名县级领导要在所包联镇新建1-2个产业示范点,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及包联镇的部门分别抓1个产业示范点,确保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全覆盖。此项工作,已安排各镇最终核实上报,原则上是该种的种,该养的养,特别是今年全县下剩的4089户贫困户,户户必须要有针对性强的产业帮扶措施,多管齐下,确保实现脱贫,3月底前必须全部到位。
二是加快推进移民(脱贫)搬迁。移民搬迁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难点、重点。建议县政府责成相关责任单位和建设单位加快推进,确保7月底前主体建成,年底入住率达到100%。同时,建议移民办及各镇(办)从搬迁群众的实际出发,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分配管理制度,科学公正、阳光操作,让群众早日入住新居。
三是落实保障好各项惠民政策。去年,我们按照省市有关意见安排,先后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等就学、就医、就业、保险、兜底等各方面保障政策落实办法。今年,县政府决定各拿出1000万元,设立蒲城县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基金和教育扶贫基金,卫计、教育部门依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尽快制定出具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于各贫困村存在的硬性缺陷进行梳理汇总,各职能部门逐条逐项补齐短板,确保贫困群众因病、因学返贫的后顾之忧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去年,我们实施了119个贫困村巷道硬化、亮化、美化等基础建设,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实施剩余非贫困村巷道硬化、亮化、美化基础建设,补齐医疗卫生室、群众安全饮水等短板。此项工作,建议由县财政局负责,尽快制定具体方案,分批进行实施。
五是健全完善脱贫基础资料。中省市脱贫考核的办法已相继出台,脱贫考核全部是第三方评估,各项资料要求严格明确。从现在开始,县脱贫办将对全县各镇、村脱贫措施的实施情况、群众的收入核算及满意度、包联帮扶的情况等资料,进行再次督查落实,确保逐项逐条达到验收标准。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成立由各县级分管领导任工作组组长的产业、搬迁、资金拨付等专项工作推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六个一批”和其他重点工作,每月向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题汇报一次工作情况。
二是建议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或第一主任,加大县脱贫办的协调推进力度。
三是建议将县脱贫攻坚督查室主任由兼职变为专职,设立两名副主任,挂靠县扶贫办,进一步强化督查职能。
四是建议各县级领导近期到各包联镇村指导工作,尽快落实对接产业点,确保3月底前全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