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纪委干部《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

思而思学网 2024-01-09 13:53:20

《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以纪实的手法,深入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全景展示了违纪违法“第一次”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

按照《孝南区社会救助局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要求,5月18日下午,孝感市孝南区社会救助局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局三楼会议室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

通过对多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深入点评和分析,以案释纪,警示教育党员干部防微杜渐,坚守纪律底线,强化规矩意识。通过观看警示片,全体党员干部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警示教育片中汲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的红线,真正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就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落实的成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着眼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责任,直指一些领导干部在法治意识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思想的警钟。必须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必须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知法犯法等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不屑学法、心中无法,有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的执法不严、粗暴执法,有的干预司法、徇私枉法,有的则利欲熏心、贪赃枉法。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从无视以致践踏党纪国法开始犯罪的?古人云“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周永康、薄熙来等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藐视法律、破坏法治,导致法治不彰,教训极为深刻。

法治不彰,党无宁日,国无宁日。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恶化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正常秩序。这些问题不解决,全面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警醒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的问题。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法治建设,领导干部既可以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致命破坏作用。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由法定、权依法使,让各级领导干部尊崇宪法、敬畏法律、信仰法治,自觉为全社会作出表率,我们才能朝着法治中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3】《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观后感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根据上级要求,近日,市人社局开展了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不可触碰的红线》。

该片以纪实的手法,记录和揭示了一些党员干部因贪欲不遏而导致身败名裂的典型案例,揭示了腐败的危害性,对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具有警示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这次警示教育为契机,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自觉对照《党章》要求查找差距,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防微杜渐,拒腐防变,踏实工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永葆廉洁本色,努力推动人社事业不断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