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回望梁启超》观后感

思而思学网

 篇一:观《回望梁启超》观后感

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影片第一集就讲述了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事情。影片称,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国从一个中世纪的国家迈出了走向现代国家的步伐。而梁启超一介书生,也从此时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当时大清帝国的统治岌岌可危,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然而民智未开,皇权根深蒂固,虽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五十多年,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变法,对改革的认识仍旧很不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康梁二人认为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能使中国强大起来,所以他们提出变法的主张。虽然他们并没有能够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而且提出的变法主张并不成功,但是他们确实开历史之先河,以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勇气与智慧努力将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康梁二人之前从未在清朝的官场体制中历练,所以他们虽然有满腔热情,却缺少实现他们报负所需的经验与手段。他们废除科举的举措,使普天之下几十年如一日苦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子们的努力全都白费,他们改良官制的主张又得罪了清朝皇族,各级官僚。他们的变法,损害了享受现有体制利益的官僚贵族和已经接受现有体制正在努力在体制中实现理想的封建知识分子共同的利益,然而他们并没有牢固的盟友也没有使新法的支持者们获得足够的利益,所以他们的变法失败就是能够理解的了。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变法是为了救中国,而不是为了救大清”。这句话深刻的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因为他们并不代表全民族的利益,他们只代表他们所处阶级自身的利益。即使为了他们所处阶级自身的利益,他们可以还不犹豫的出卖全民族的利益。也许会有背叛自己阶级的个人,但是从无背叛自己阶级的阶级。

篇二:观《回望梁启超》观后感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人,他的现代变革思想影响了几代之后的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从胡适到鲁迅,从陈独秀到毛泽东。

梁先生的影响力在当时比孙中山是有过之而不及的。

同时梁先生又是一个国学大师,他的历史研究手段是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先河。

梁先生首提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

中国现在运用较广的专业名词,比如政治,哲学,经济,文化,艺术,民主,干部,组织,宪法等都是梁首次使用的,虽然这些词语是直接将日文汉字词语汉读。

但是,梁先生更多的是一名知识分子,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至今也是。

同时民初讨伐袁世凯的蔡锷将军是梁的学生,多情诗人徐志摩也是他的学生,林徽因是他的长媳,而长子就是著名的建筑专家梁思成,他的幺子是中国火箭专家,是“神舟五号”的设计者之一。。。。。。

184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政治有影响的事件有三个,一是梁参与的“公车上书”,导致了戊戌变法;二是五四运动,可以说是当时身在巴黎的梁启超的一封信导致的;三是1989的。

当然,由于政治的因素,梁启超先生的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贡献被抹灭了很多,人们更多的是宣扬了“革命”。

但梁的一句话,“以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之低素,搞起革命来,一定是多年大乱,而收拾动乱的人,一定是有极大的本领和权术的独裁者。社会险象层见叠出,民无宁岁,终不得不举其政治上之自由,更委诸一人之手,到底还是专制”,这句的内含是不是能简单的总结中国这一百年的一些历史呢。

梁的政治思想精髓是“渐进式改革”,即被“我们”所否定的“改良主义”,但这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所以必要的,也是正在进行的。

所以,有时历史是开玩笑的,有时也是讽刺的。

我相信,会有一天,很多的历史事实以及以此为背景的历史人物会真实的没有任何包袱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篇三:观《回望梁启超》观后感

梁启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家里的祖父、父亲都是很有文化的人,所以他从小就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成长,四岁起就和祖父识字,和祖父学习的时期,祖父常常给他讲振奋人心、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他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十岁那年就去参加了广州的童子试,虽然当年没中,但是两年后,他再试,则中秀才,补博士弟子。这对梁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好消息。梁启超的父亲从小就极力教育梁,为的就是希望梁启超能够学优登仕、光宗耀祖。而梁启超的中举,让梁父大为开心,认为严苛的管教是正确的。而这段时间却被后来的梁认为是“井底之蛙”的时期。

在广州学海堂读书的期间,让梁启超认识到了自己是有多么的愚昧无知,他看到了新的世界。在不断地求学路上,他结识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和特立独行的朋友,这些人渐渐地将梁启超带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在康有为师傅的带领下,他看到的新式的学习教学方式,对康有为大胆的创新和独到的见解十分崇拜,与康有为结识,是梁启超一生发展的重要转折,从此以后,他退出学海堂,抛弃旧学,投入康门,并且接受了康有为的改革主张和变法理论,逐渐走上了改良维新的道路。他勤奋学习,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了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在此期间,他还协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这样的重要著作,成为康有为的高足弟子和得力助手。当梁启超和康有为听到正值清廷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令人恼怒的消息时,他们决定为没落中的中国做些什么。所以后来康有为创办了《万国公报》,而梁启超则是这份报纸的主要撰稿人。正是这份鼓动舆论的报纸,锻炼了梁的能力,展示了他的才华,让人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认识到了这个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出众的能力的君子??梁启超。至此梁启超就从一个人微言轻的普通士子,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了。

自此梁启超就和康有为开始了他们的维新道路,这条路并不好走。一路坎坎坷坷、波波折折,虽然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最后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人民的观点和看法,让普通群众接受了西洋文化的优点,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梁启超是个正直的人,从他在对待徐志摩二婚的事件上看出来,他对情专一,为人直率。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做出不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果断地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梁是我的偶像,一个敢作敢为、励志向上的偶像形象在我心中屹立不倒!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