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系统

思而思学网 2023-12-20 20:32:35

河南农业大学(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河南农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共建,入选20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思而学教育网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系统供大家参考选择。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系统

河南农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http://jwgl.henau.edu.cn/jwweb/

学校概况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5个博士点,80个硕士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4个本科专业(方向)。各类在校生32000多人。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8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4人,博士学位5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省“*”人选2人,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6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0人。

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34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试听的通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于12月17日进行,为了让同学们熟悉听力考试环节,预防听力盲点,我校于12月15日、16日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试听,请同学们根据准考证安排的考场,携带收音机或耳机到考场里进行试听。如听力效果差,请更换电池或者收听设备。反馈EMAIL:coffee_lu@163.com邮箱(请同学们写清楚自己的学号、姓名、院系、使用的收音设备品牌型号,及听力效果非常差的教室及位置。)

收听频率:老校区为FM82.5,新区82.5、83.0,桃李园调频82.5、84.5,许昌校区87.0。。

考试区域:老校区三号楼、推广楼、工程楼、桃西楼、桃东楼。

新校区龙子湖繁塔楼D区、E区、C区。

许昌校区教学楼

温馨提醒:为保证听力效果,请大家尽量使用质量好的收音机进行试听和考试,并在考试期间使用新的电池。

希望大家珍惜英语听力试听的机会,排除听力效果差的位置,在听力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收听效果,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教务处

2016-12-14 15:45:10

师资力量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8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4人,博士学位5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省“*”人选2人,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6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专职)

中原学者:张改平、康相涛、郭天财、尹 钧、范国强、田克恭、陈彦惠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改平

教育部*特聘教授:马恒运、汤继华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文轩、王艳玲、马新明、何松林、汤继华、范国强、张龙现、田克恭

河南省“*”:唐贵良、杜春光

河南省特聘教授:范国强、尹钧、马恒运、吴国良、闫凤鸣、刘小军、张猛、尹清强、杨国庆、陈彦惠、张龙现、李潮海、汤继华、王伟、殷冬梅、赵全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余泳昌(大豆)、孙治强(大宗蔬菜)、康相涛(蛋鸡)、王成章(牧草)、宁长申(肉羊)、高腾云(奶牛)、邓立新(肉牛牦牛)、申进文(食用菌)、郭天财(小麦)、李潮海(玉米)

教育部“*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小麦生长发育分子调控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尹 钧)、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带头人:康相涛)

农业部科技创新团队:地方鸡种质资源优异性状发掘创新利用(康相涛)

科技部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专家:汤继华、赵全志、康国章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陈锋、宋安东、张小霞、殷冬梅、赵全志、汤继华

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陈伟程、郭天财

国家骨干教师:王艳玲、张全国

全国模范教师:谭金芳、王川庆、赵全志、马恒运

全国优秀教师:尹新明、张国富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王川庆

河南省教学名师:宁长申、夏百根、梁保松、张龙现、汤继华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