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创始于1902年,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本科统招第一批次重点大学。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 为大家整理的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供大家参考。
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贵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http://210.40.2.253:8888/
贵州大学教务处工作职责
教务处是学校本科教学和教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本(专)科生培养计划审定及学籍、学历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教务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进本(专)科专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一、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本(专)科教育发展规划、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计划,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二、组织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总结并推广优秀教学成果;负责本(专)科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三、组织编制和审定学校本(专)科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负责编制校历及课程表;负责教学文件的归档立卷管理。
四、负责管理全校教学运行,包括选课、排课、课程调度以及各级各类课程考试管理;协助做好教学条件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工作。
五、负责本(专)科学生的学籍管理及电子注册管理,包括学生成绩管理、学士学位授予及学历证书管理;负责毕业生学历证明、出国成绩单的管理;协助做好学生学籍档案的汇编立卷及学历查寻工作。
六、负责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与有效运行;负责学校教学督导团、教学委员会等挂靠机构的日常工作。
七、负责学校教学评优推荐及奖励评审工作,包括优秀教学成果奖励、优秀教材奖励、优秀教师奖励等;负责教学事故及违纪的检查、鉴定、通报及处理;协助学生处进行学生考试违纪及作弊的检查、鉴定、通报处理。
八、负责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基地建设;负责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实验教学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
九、负责做好网络教学平台、网络信息维护和网络资源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教务处信息化管理水平。
十、加强高教理论研究,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十一、会同学校相关部门,抓好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负责学生辅修及攻读第二专业的管理;协助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工作。
十二、做好年度教学经费预算编制和分配方案;协助做好教学设岗聘任的年度编制核算工作,协助人事处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十三、负责各类优势与特色专业、教学名师、优秀论文(设计)等建设、管理、申报、评估工作。
十四、完成校党委及行政布置的其它工作。
贵州大学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同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进入国家 “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2012年,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省一校”高水平建设大学。
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85至1988年,胡锦涛同志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时,十分关心贵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成为学校85级应用数学班的“名誉班员”。2011年5月,*同志视察贵州大学,殷切希望贵州大学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6117.67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9余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02余万册。学校设有39个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6237人,研究生7202人;在校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4265人。有在职职工4024人,其中,专任教师2739人,具有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1173人,教授495人、副教授115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领军人才3人、青年*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4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1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学校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4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及示范点1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3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2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36项,获授权专利921项,84人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普莱斯比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学校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承办或协办了9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学校是浙江大学对口帮扶高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中西部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30个市(州)、县(区)人民政府以及170多家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茅台、瓮福、中铝贵州分公司、中烟贵州分公司等加强科技合作,实施贵州省“博士科技兴村”、“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千万科技特派员系统工程”等行动计划。不断扩大校地、校企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推动地方发展。
面向未来,贵州大学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努力建设有特色领军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