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有什么专业,常州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

思而思学网 2024-01-19 05:35:40

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常州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常州大学文科专业、常州大学理科专业、常州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常州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常州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金融学类(本)金融学

金融工程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法学(经济学)(律师实务)
社会学类(本)社会工作(政府社会服务)(企业社会管理)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汉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日语

西班牙语

商务英语

数学类(本)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合作办学)

机械类(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材料类(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本)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合作办学)

自动化类(本)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自动化

计算机类(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合作办学)

土木类(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化学工程与工艺

能源化学工程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合作办学)

矿业类(本)石油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质量与安全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安全工程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工程
公安技术类(本)消防工程
林学类(本)园林
药学类(本)药学
护理学类(本)护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合作办学)

工商管理类(本)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公共管理类(本)公共事业管理(新媒体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物流管理

二、常州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三、常州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一).2021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二).2021年常州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三).2021级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四).2021级常州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五).2021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六).2021年常州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七).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八).常州大学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九).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十).常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常州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四、常州大学简介介绍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作为中国内地146所高校之一入围2018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2018年9月ESI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内地高校137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5%(博士学位5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67人(教授214人)。拥有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人选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13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