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思而思学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理解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

2、情感交流,比较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体味感情 ,导入新课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诗句,到现在都广为流传,大家不妨读读下面的句子,体味一下分别写出了什么情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对美丽姑娘的恋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郑风?子衿》)(等候恋人,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二、积累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为《诗》《诗三百》。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国风”,民间歌谣;“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表现手法主要为:“赋”“比”“兴”: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3、《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生字、古今读音不同的字、音近字、通假字。

重点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qiān qiāng cú shāng

愆期 将子无怒 徂尔 淇水汤汤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3、疏通诗意。

对照注释,给重要字词字解释,重点句子翻译。具体见课件提示。

检测重点字词:

⑴将子无怒 将,愿,请。

⑵泣涕涟涟 涕,泪。 古今异义

⑶于嗟鸠兮 于,通“吁”。

⑷犹可说也 说,通“脱”。

⑸女也不爽 爽,过错。

⑹言既遂矣 言,助词。

⑺隰则有泮 言,助词。

⑻总角之宴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四、走进课文,读懂内容

1、分组朗读课文,请同学概述每一节的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2、小结: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 ??“婚变” ??“决绝”

⑵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⑶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女子在回忆往事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从一二两章详写他们恋爱时的幸福可看出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

从三四五章写他们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对“氓”非常怨愤。思前想后,对“氓”反感到极点,断绝关系。

3、检测填空:《氓》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了一位女子( ) ,回忆当初( )( )的经过以及婚后的 ( ),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 ( )( )之情。

板书设计

氓(弃妇诗)

恋 爱

结 婚 甜蜜、幸福

婚 变 怨恨、痛苦

决 裂 清醒、坚强

第二课时

一、美言导入,唤起欲望

爱情,古今共谈!它充满了酸甜苦辣。它酸如陈醋,甜如蜂蜜,苦如黄连,辣如红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爱情的酸甜苦辣。

二、探究人物形象

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如何?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他发言的内容,辨别其正误,并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谈过的见解,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

教师小结并形成板书:

感情基调 恋 爱 婚 变 决 绝

甜蜜幸福 沉痛怨恨 清醒

女主人公 纯真热情 吃苦耐劳 清醒 温柔体贴

氓 任性 不体谅人 薄情 急躁 三心二意 花心 暴躁

三、合作探究,掌握规律

1、比兴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比: 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新鲜润泽比女子的青春年华、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斑鸠比女子,以桑葚比爱情,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兴:以兴起,引出自己得到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 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枯黄凋零比女子年长色衰爱情的消逝。

兴:以兴起,引出男子的变心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对比手法

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⑴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 幸福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 痛苦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劳累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⑵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忠 厚??“氓之蚩蚩”

婚后:变心 凶暴??“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⑶作用:

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生活。

四、拓展延伸??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1、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这对身处当代的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写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小结:女子年老色衰;士之变心;社会制度,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总结:本文通过写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平等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2、比较阅读。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五、写作练习,提高能力

学完本文你想对女主人公或者“氓”说什么?以“女子(氓)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